儿童哮喘验案
哮喘验案 姓名李ⅹⅹ,男,10岁,汉族,职业:学生。西安市人。门诊患者。初诊年9月27日。 反复咳嗽气喘2年余,加重3日。患儿因上感诱发咳喘。曾在本市某院诊治,被诊断为儿童哮喘,使用氨茶碱、酮替酚等药。患者家属不愿采用激素,病情未能控制,故来我院医治。症见:气促咳喘,喉中痰鸣,鼻塞,咳痰色白,舌淡苔白,脉滑数。PEFR:L/min。 西医诊断:儿童哮喘发作期 中医诊断:哮喘治以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 炙麻黄6g、射干6g、连翘10g、蒲公英15g、陈皮6g、茯苓10g、前胡10g、桔梗10g、桑白皮10g、苏子10g、当归3g、牡蛎30g、全虫3g、僵蚕10g、地龙10g、甘草3g。(免煎中药)7剂,1日1剂,分两次水冲服。 一周后复诊气喘平,但偶咳,汗出,夜间偶有发作。舌淡苔白,脉沉。PEFR:(L/min)继用上方7剂,1日1剂,分两次水冲服。 10月18日再诊,咳喘平,夜间无发作。舌暗苔白腻,脉沉弱。PEFR:(L/min)。治以健脾化痰缓哮。方用异功散合三子汤加减(太子参、白术、茯苓、陈皮、莱菔子、紫苏子、白芥子、紫菀、贝母、款冬花、丹参、蝉衣、甘草)继用上方7剂,1日1剂,分两次水冲服。 10月25日再诊,患者未有明显的自觉症状,舌暗苔白。PEFR:L/min。效不更方,继用上方7剂。 而后采用健脾益肾,活血化痰之法,服用太子参、白术、茯苓、陈皮、山药、补骨脂、胡桃仁、当归、蝉衣、甘草之药,服三月。 年3月(3年后)随访一直未复发。 讨论 处方是在《金匮要略》射干麻黄汤方的基础上,根据小儿的疾病的特点化裁而来的。方中炙麻黄宣肺平喘;射干开痰散结;陈皮、茯苓、前胡、桔梗化痰止咳;当归活血通便,牡蛎敛肺平喘;蝉衣祛风解痉;连翘、蒲公英清热解毒;甘草调和诸药。哮证的病机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肺管挛急,故在发作期加用蝉衣、地龙、全虫、僵蚕、蜈蚣之类祛风解痉,提高疗效。 角药全虫、僵蚕、地龙伍用机理分析。角药全虫、僵蚕、地龙,其临床用量为全虫3g、地龙10g、僵蚕10g。功能解痉平喘、息风止痉。现代药理研究全虫所含类似蛇神经毒的蛋白质能对肾上腺能皮质作用。僵蚕所含蛋白质有刺激肾上腺皮质的作用,能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提高。地龙可对抗组织胺和毛果芸香碱引起的支气管收缩,其作用机制同阻滞组胺受体相关。全虫、僵蚕、地龙伍用机理,全虫辛、温,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地龙咸、寒,清热息风、通络平喘;僵蚕咸、辛、平,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地龙与僵蚕相配,升降协调,息风止痉、化痰平喘、通络止痛力增。全虫祛风通络,解痉止痛,地龙活络通痹,相伍通络功效更强。全虫、僵蚕两者均可息风止痉,全虫攻毒散结,僵蚕化痰散结,相伍增效。肺管孪急,风动气喘,全虫、地龙、僵蚕三药相伍,共奏熄风解痉、止咳平喘之效。 现代医学认为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它发作时支气管处于痉挛状态。中医认为哮证的病机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肺管挛急,这种挛急,本质是风动,故用祛风解痉药治疗有效。临床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组药效果优于单味药,可能是相互配伍,产生协同作用之结果。 作者:朱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每周日到周四,全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baa.com/hlbzz/8791.html
- 上一篇文章: 眼科领域研究最新进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