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香料的复合应用之中,对于助力香气更好展现的香料,其实是比较少的,今天聊的话题便是关于这一方面的内容。想要了解香料复合应用中的助香,那便绕不开一种争议较大的香料——辛夷,我们对于助香的概念,很大程度便是由这种香料所衍生出来的。

辛夷原本有通鼻窍之效,这种效果被引入了‘气上行理论’之中,于是在老一辈的师傅们眼中,它对于各种香料中不容易被感知的香气可以发挥效果,辛夷则能诱发这些不容易被感知的香气,助力这些香气让人们更好的感知,也便是我们对于香料复合应用中助香概念的雏形了,十分有趣的是在西方香料的应用之中,也有类似概念的香料。

在西方厨师们眼中,香料香气的发挥是受到它们自身的内在结构所影响的,香味受到这些自身结构的限制,所以有些不能顺畅的流出,所以会给人香气不够的感觉,而有一些特定的香料,它们香气则是有利于破除或者是缓解这种特性,他们将具有这种特性的香料称为助力剂。用较为西式的助香剂概念来看我们‘气上行理论’中的辛夷,我们便会发现二者有很多相同之处,都是能更好的诱发出其他香料的香气,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将二者合而为一,便可以得出一份特殊的香料列表,列表中的香料都是能诱发其他香料香气的,它们便是香料复合应用中的一些巧劲。

在常用的香料之中,符合上述功能性描述的香料其实不多,除了最开始提到的辛夷,也只找到了草蔻和陈皮,对于陈皮的诱发香气能力的认知,似乎只是局限在粤菜体系之中。而在西餐常用的香料之中,也只是找到了芫荽籽、白胡椒、荜菝和潘红花,而在东南亚地区,符合这种描述的香料,则有凹唇姜、小豆蔻、葫芦巴和阿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baa.com/hlbzz/11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