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剖宫产术孕妇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选自:中华妇产科杂志年9月第54卷第9期 作者:屠思怡贺晶 浙江大学医院产科,杭州 通信作者:贺晶,Email:hej zju.edu.cn目的探讨多次剖宫产术孕妇的现状,分析行多次剖宫产术孕妇的分娩孕周、产科严重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 方法收集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于浙江大学医院住院、行多次剖宫产术(第3~5次)的孕妇例(多次剖宫产术组),并随机抽取同期行第1次(1次剖宫产术组)、第2次(2次剖宫产术组)剖宫产术的孕妇各例,比较3组孕妇的一般情况及围产结局。 结果(1)总体情况:近8年,本院总体多次剖宫产率从年的0.27%(33/)增长到年的1.19%(/),且逐年的增长速度逐渐变快(趋势χ2=6.38,P=0.)。 (2)1次、2次、多次剖宫产术组孕妇的分娩孕周分别为(38.6±1.5)、(37.8±1.7)、(36.6±2.3)周,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妇盆腔粘连的发生率分别为0.9%(7/)、22.9%(/),47.3%(/);前置胎盘的发生率分别为5.4%(44/)、6.3%(52/)、11.2%(92/),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分别为5.4%(44/)、7.4%(61/)、14.1%(/);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7%(14/),1.5%(12/)、6.3%(52/);3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1次、2次、多次剖宫产术组孕妇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7.8%(64/)、9.1%(75/)、29.7%(/);新生儿的死亡率分别为0.1%(1/)、0.1%(1/)、1.7%(14/),3组分别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结论多次剖宫产率逐年升高,行多次剖宫产术孕妇及其围产儿的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产科医师需高度重视这种临床现象,加强对多次剖宫产术孕妇的临床管理。 讨论1.行多次剖宫产术孕妇的一般情况:既往关于剖宫产术的相关报道多集中在2次剖宫产术者,有关行3次及以上剖宫产术的孕妇的研究较少或样本量较小,为此,本课题组收集了本院8年多次行剖宫产术孕妇的资料,探讨多次剖宫产术孕妇的临床特征及产科处理关键点,对该类孕妇的分娩安全提供帮助[1]。通常认为,多次剖宫产术孕妇的年龄明显高于1次及2次行剖宫产术的孕妇,Ozcan等[2]的报道也支持这一结论;本研究也证实了这种现象,结果提示,多次剖宫产术孕妇的年龄近35周岁。必须强调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项机能显著下降,因此,应加强对多次行剖宫产术这一特定孕妇人群的妊娠期及围手术期管理,以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多次剖宫产术孕妇的妊娠结局。 2.多次行剖宫产术孕妇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尽管本院规定,多次剖宫产术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操作,但结果仍提示,多次剖宫产术组孕妇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与国外报道的结果[3]一致。提示,多次剖宫产术增加了再次手术的难度,手术风险也随之增高,其主要原因如下:(1)盆腔粘连:盆腔粘连是剖宫产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显著增加再次剖宫产术的难度,增加术中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4]。目前,国内外多数报道认为,盆腔粘连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与剖宫产术的次数相关,多次剖宫产术者的盆腔粘连的发生率>45%[4-6];但也有研究认为,盆腔粘连的严重程度与孕妇自身的体质有关系,与剖宫产术次数的相关性不大[7]。本研究仅对盆腔粘连的发生率进行了统计,包括术中发现子宫切口粘连、腹膜与网膜粘连及腹腔粘连,提示多次剖宫产术组孕妇的盆腔粘连的发生率为47.3%,明显高于2次剖宫产术组(22.9%)及1次剖宫产术组(0.9%),支持剖宫产术次数增多将增加盆腔粘连发生的风险这一结论。 目前,盆腔粘连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应重视对盆腔粘连的预防。如术中严密止血,尽量减少对组织的牵拉及不必要的机械损伤,保持组织湿润,避免组织缺血、缺氧等。针对多次行剖宫产术的孕妇,一般选择原有腹部切口进腹。进腹时选择透亮、菲薄的腹膜处进入,探查盆腔粘连时,应直视下操作,若盆腔粘连严重,无需完全彻底分离,能成功娩出胎儿即可,避免过度分离粘连而损伤肠管、膀胱等器官。Alnoman等[8]曾报道1例多次剖宫产术孕妇因盆腔粘连导致术中膀胱损伤。本院对剖宫产术进行严格的分级管理,行多次剖宫产术时,要求由至少具备4A级别(产科手术最高级别为4B)手术资质的高年资产科医师操作,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2)子宫瘢痕的厚度及憩室:有关剖宫产术的子宫瘢痕异常情况一直备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baa.com/hlbyf/9892.html
- 上一篇文章: 发表期刊有什么用期刊投稿发表期刊有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