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综合考试大纲
Ⅰ考查目标 基础医学综合考试涵盖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解剖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分,考试时间为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约80% X题?????????约20% Ⅲ考查内容 (一)生理学部分 1、绪论 掌握: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 熟悉:体液及其组成,自身调节 2、细胞的基本功能 掌握: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静息电位,动作电位,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横纹肌兴奋-收缩偶联 熟悉: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兴奋性及其变化,局部电位,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3、血液 掌握:血液理化特性,红细胞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血液凝固和抗凝,ABO和Rh血型 熟悉:血液的组成,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白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血量和输血原则 4、血液循环 掌握: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输出量及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室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体表心电图,动脉血压形成和影响因素,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心脏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熟悉:心动周期,心音,心泵功能储备,自律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心肌的生理特性,动脉血压正常值,中心静脉压,血管的神经支配 5、呼吸 掌握:肺通气动力,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肺换气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O2在血液中的运输,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熟悉:肺容积和肺容量,肺换气的过程,CO2在血液中的运输 6、消化和吸收 掌握: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胃液的成分和作用,胰液和胆汁的成分和作用,小肠内的物质吸收及其机制 熟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胃运动和胃排空及其调节,小肠运动形式,大肠内细菌的活动 7、能量代谢和体温 掌握: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熟悉:基础代谢及其测定,体温及其调节 8、尿的生成和排出 掌握:肾的功能解剖特点,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及其影响因素,尿液的浓缩 熟悉:肾血流量及其调节,尿生成体液调节,排尿反射 9、神经系统的功能 掌握: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及其功能,化学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递质和受体,乙酰胆碱及其受体,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大脑皮层、基底神经节和小脑对运动和姿势的调控,脑电图,觉醒和睡眠 熟悉:神经的营养性作用,电突触传递,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感觉传入通路和皮层代表区,脊髓和脑干对运动和姿势的调控,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其特征 10、内分泌 掌握:激素的作用机制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熟悉:内分泌的概念和激素的概念,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肾上腺盐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二)生物化学部分 1、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掌握:氨基酸结构,肽键,肽单位,α螺旋,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两性电离和胶体性质,蛋白质的紫外吸收性质和变性,蛋白质呈色反应。 熟悉:生物活性肽,模体,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2、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掌握:核酸的基本化学组分,DNA双螺旋结构的特征,RNA的种类、结构特征和生物学功能,核酸链的变性、复性和杂交。 熟悉:核酸的一级结构,DNA超螺旋结构,核酸的紫外吸收,核酸链的解链温度。 3、酶与酶促反应 掌握:酶的概念及作用特点,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竞争性抑制作用的概念与作用特点,酶的变构调节,共价修饰调节。 熟悉:同工酶的概念及其临床应用。 4、聚糖的结构与功能 掌握: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概念,糖蛋白的N-连接和O-连接,糖基化位点。 5、糖代谢 掌握:糖无氧氧化、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异生的概念、主要步骤、关键酶,糖原合成与分解关键酶和生理意义。 熟悉:乳酸循环的概念,血糖调节。 6、生物氧化 掌握:生物氧化概念,线粒体呼吸链的组成及功能,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概念。 熟悉:化学渗透假说与ATP生成机制,呼吸链抑制剂种类及作用特点,ATP利用。 7、脂质代谢 掌握:脂肪的动员,脂肪酸β-氧化,胆固醇合成的调节;血浆脂蛋白来源、组成特点及生理功能。 熟悉:脂肪酸的合成及其调节,胆固醇转化,血浆脂蛋白代谢,酮体生成与利用。 8、蛋白质消化吸收和氨基酸代谢 掌握:必需氨基酸,氨基酸脱氨基作用及转氨酶,氨的转运,尿素的合成,一碳单位,含硫氨基酸代谢。 熟悉:血氨的来源,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个别氨基酸代谢,芳香族氨基酸代谢。 9、核苷酸代谢 掌握: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的原料,二磷酸脱氧核苷酸的生成,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终产物尿酸。 熟悉:抗代谢物的作用机理,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10、代谢的整合与调节 掌握:细胞水平的调节,酶变构调节和化学修饰调节的概念。 熟悉:变构调节和化学修饰调节的特点,酶含量的调节,整体水平的调节。 11、真核基因及基因组 掌握:基因和基因组的概念,真核基因的结构及特点。 12、DNA的合成 掌握:复制、半保留复制概念,基本规律,复制过程酶学及拓扑学变化,原核生物复制过程。 熟悉:逆转录及逆转录酶。 13、DNA损伤和损伤修复 掌握:DNA损伤的类型,DNA损伤的修复方式。 14、RNA的合成 掌握:原核生物RNA聚合酶功能,原核和真核生物启动子的结构特点,原核生物转录终止的两种形式,真核生物三种RNA转录后加工修饰。 熟悉: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组成。 15、蛋白质的合成 掌握:参与蛋白质合成的物质及其作用,遗传密码的概念和特点,氨基酸活化及转运,肽链合成的过程。 熟悉:mRNA、tRNA和r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翻译后加工方式,抗生素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16、基因表达调控 掌握: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乳糖操纵子调节原理。 熟悉: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染色质结构,转录起始和转录后调控。 17、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 掌握:信号分子,受体和第二信使概念,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细胞内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熟悉: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18、血液的生物化学 掌握:血浆蛋白质的分类、性质与功能,血红素的生物合成。 熟悉:血液蛋白质,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血红素合成的调节。 19、肝的生物化学 掌握:肝脏的生物转化概念、特点及反应类型,胆汁酸的分类及肠肝循环,游离及结合胆红素的性质及区别。 熟悉: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胆汁酸生理功能。 20、维生素 掌握:维生素的概念和分类,各种维生素的活性形式及缺乏症。 熟悉:维生素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21、钙、磷及微量元素 掌握:钙磷代谢及其调控,微量元素的作用。 熟悉:钙磷代谢紊乱与疾病。 22、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掌握:癌基因、抑癌基因和生长因子的概念,癌基因活化机制,癌基因编码产物种类与功能。 23、DNA重组和重组DNA技术 掌握:自然界DNA重组的方式,重组DNA技术的基本步骤,载体的特点及分类;熟悉:重组DNA技术中常用工具酶及其特点。 24、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掌握:PCR技术的工作原理,熟悉印迹技术的类别及应用。 (三)病理解剖学部分 1.绪论 掌握:病理学的内容、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熟悉:病理学的分支学科、病理学的发展。 2.细胞与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掌握:适应的分类、萎缩的概念、类型、病理学变化;肥大、增生的概念;化生的概念、类型、病理学变化及意义、细胞水肿、脂肪变概念、病理变化;细胞水肿、脂肪变概念、病理变化;玻璃样变;坏死的概念、类型。 熟悉:淀粉样变、粘液样变、病理学色素沉着、病理性钙化的概念;凋亡的概念、凋亡的过程。 3.损伤的修复 掌握:肉芽组织的概念、肉芽组织的形态及作用、瘢痕组织的形态及作用、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的形成过程及机制。 熟悉:细胞周期和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干细胞及其在再生中的作用、细胞再生的影响因素;皮肤创伤愈合、骨折愈合、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4.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掌握:充血的概念、淤血的概念、病理变化及后果;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血栓形成过程及血栓的形态、血栓的结局、血栓对机体的影响;栓子的运行途径;栓子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梗死的概念、梗死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梗死的类型及形成条件。 熟悉:出血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后果;血肿、瘀点、紫癜、瘀斑的概念;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水肿的发病机制、水肿的病理变化、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5.炎症 掌握:炎症的概念、炎症的原因、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急性炎症过程中的白细胞反应、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急性炎症的病理学类型;急性炎症的结局;肉芽肿性炎概念、肉芽肿的病理变化。 熟悉: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炎症的分类;急性炎症过程中的血管反应;一般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特点。 6.肿瘤 掌握: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肿瘤的生长、肿瘤的扩散;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癌前疾病(或病变)、异型增生和原位癌。 熟悉:肿瘤的概念、肿瘤的形态及组成;肿瘤的命名原则;肿瘤的分类;肿瘤的分级和分期;上皮组织肿瘤、间叶组织肿瘤、神经外胚叶肿瘤;细胞生长与增殖的调控;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化学物质、物理致癌因素、生物致癌因素。 7.心血管系统疾病 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高血压病的病理变化、类型和临床病理联系;风湿病的基本病理变化、风湿病的各器官病变;感染性心内膜炎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狭窄、主动脉关闭不全;动脉瘤。 熟悉: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和发病机制;高血压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风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因和发病机制;病毒性心肌炎、细菌性心肌炎、孤立性心肌炎、免疫反应性心肌炎;心肌病;急性心包炎、慢性心包炎;心脏良性肿瘤、心脏恶性肿瘤、心脏转移性肿瘤;高安动脉炎、巨细胞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Wegener肉芽肿、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Fallot四联症、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狭窄、大动脉移位。 8.呼吸系统疾病 掌握: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气肿;肺硅沉着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形成机制及病理变化;肺癌。 熟悉:鼻炎、鼻窦炎、咽、喉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炎;肺石棉沉着病;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鼻咽癌、喉癌;胸膜炎、胸腔间皮瘤。 9.消化系统疾病 掌握:消化性溃疡;阑尾炎;病毒性肝炎;门脉性肝硬化;坏死后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胃癌;原发性肝癌。 熟悉:食管的炎、食管狭窄、扩张与贲门迟缓不能;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局限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菌群失调性肠炎;酒精性肝病;肝代谢性疾病、肝血管循环障碍;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食管癌、大肠癌、胰腺癌、胆道肿瘤、胃肠间质瘤。 10.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掌握:霍奇金氏淋巴瘤的病理变化、分型及预后。 熟悉:反应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的特殊感染;概述、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殖性肿瘤;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11.泌尿系统疾病 掌握:肾小球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肾小球肾炎的类型;急性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弥漫性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基本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熟悉:肾小球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肾盂肾炎、药物和中毒引起的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肾细胞瘤、肾母细胞瘤、尿路与膀胱上皮肿瘤。 12.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掌握: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子宫颈癌;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乳腺增生性病变;乳腺癌。 熟悉:慢性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移位症、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肿瘤;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乳腺纤维腺瘤;卵巢上皮性肿瘤、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睾丸肿瘤、阴茎肿瘤;男性乳腺发育。 13.内分泌系统疾病 掌握: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熟悉:下丘脑及垂体后叶疾病、垂体前叶功能亢进与低下、垂体肿瘤;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肾上腺肿瘤;糖尿病、胰岛细胞瘤;弥漫性神经内分泌系统概述、DNES肿瘤。 14.神经系统疾病 掌握:神经元及其神经纤维的基本病变、神经胶质细胞的基本病变;细菌性感染疾病、病毒性感染疾病、海绵状脑病。 熟悉:颅内压升高及脑疝形成、脑水肿、脑积水;阿尔茨海默病、Parkinson病;缺血性脑病、阻塞性脑血管病、脑出血;多发性硬化症、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急性坏死出血性白质脑炎;神经系统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外周神经肿瘤、转移性肿瘤。 15.传染病 掌握:概述;肺结核病;肺外结核病;伤寒;细菌性痢疾。 熟悉:麻风;钩端螺旋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狂犬病;淋病、尖锐湿疣、梅毒。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baa.com/hlbyf/9870.html
- 上一篇文章: 医院成功完成首例气管插管注入肺
- 下一篇文章: 新生儿脐带结扎策略及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