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三年方可成陈皮本期,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香料是陈皮。简单来说,陈皮就是晒干的“桔皮”,而且,时间越久越好。那么陈皮是怎么分类的呢?在烹调中如何应用呢?我们一起来看下文。

陈皮又名桔皮、橘皮、贵老、红皮、黄橘皮、广橘皮、新会皮、柑皮、广陈皮等。桔与之前介绍的花椒同属“芸香科”,为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橘是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高约3米。枝条柔弱,通常有刺。10至12月果实成熟,果实呈扁球形,橙黄色或淡红黄色,果皮疏松,与果肉容易分离,剥取果皮,阴干或通风干燥。果皮以陈放时间长者为佳,故名陈皮。桔在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广泛栽培,是我国著名果品之一,其中以广东产的最好,故又称“广陈皮”。鲜桔皮3千克可晒干皮1千克,晒干陈制后即称为陈皮。

桔皮经自然发酵成为陈皮,需1年-2年才开始有陈皮香气,果皮存放愈久愈乌黑,而内侧的白色纤维则变得轻薄。选购时应挑外皮深褐色、皮瓤薄,放在手上觉得很轻而又容易折断的,同时亦发出香味,方为上品。果皮太大或太小、皮瓤厚而粗的,多由其他品种的果皮制成,没有陈皮独有的香气,选购时应注意。陈皮的年份可由香味判断,老陈皮应闻之芳香醒神。而浸泡过陈皮的水,应为清澈见底的茶色,若是普洱般的浓茶色,便有可能是染色陈皮。陈皮以色正光亮、身干无霉烂、香气浓郁者为佳。一般认为年份愈久远的陈皮,功效愈佳,香气亦愈甘醇。有专家指出,陈皮中的有效成分——黄酮类物质橙皮苷随时间增加,而刺鼻的柠檬烯则逐渐减少,使香味愈甘醇。如今一般能存上10多年的陈皮已很珍贵,古云“陈皮须用隔年陈”,果皮至少为三年以上,才有明显的功效,方为陈皮。广东新会出产的陈皮质量较好。新会陈皮自汉朝入药,清代时更被慈禧太后列为贡品。由于品种、地理环境、栽培技术、气候等因素,新会用新会柑所制的陈皮与其他地方出产的,虽然形状结构相似,但挥发油所含的成分及香味都有很大差异,影响药用与调味效果。新会陈皮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真正的新会陈皮皮薄而色泽光滑,芳香甘醇,而其他地方出产的,果皮内侧会带较厚的白色纤维。陈皮的一般加工方法:拣去杂质,用水洗净,剪成小块,晒干即得。另一种加工方法:首先,收购清洁的桔子皮,然后采用蒸气加热的方法,使桔子皮蒸热软化,再切成丝或片,晒干即得。由于通过蒸气,杀死霉菌,除去了污染源,所以不易长霉,便于保存,且颜色鲜艳有光泽。

一般人都可以食用陈皮,若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咳嗽多痰、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便溏腹泻等症状者食用更佳。陈皮也可以用于预防高血压、心肌梗塞、脂肪肝、急性乳腺炎。需注意的是,陈皮偏温燥,有干咳无痰、口干舌燥等症状,阴虚以及内有实热体质者不宜多食。

若发现陈皮上有白色霉菌,表示仍含有水分,宜马上放到阳光下晒干,轻轻将白霉点刮去即可,毋须扔掉陈皮。

陈皮气味芳香、味苦,属于苦香类调味品,苦味本身不是令人愉悦的快感,但当与甜味或其他味感恰当组合时能形成食物的特殊风味。陈皮的香味呈味物质是由柚皮苷和新橙皮苷。陈皮在烹调中常用作烧、炖、炒、炸等菜肴的调味,能够起到除异味、增香和提味解腻等作用。陈皮用途极为广泛,是烹饪的极佳调味料。主要用于酱、卤制品的加香,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香辛调味料配合使用,亦可用于烧肉、炒菜中,如陈皮仔鸡、陈皮鸭等。使用前先洗去浮尘,加水泡软,这样可以将部分苦味溶于水中,随即配菜使用,用量少菜肴味道清香,用量过多则味苦。发料泡得过久则香味淡,一般泡1小时-2小时即可。如果出现不思饮食、呕吐、咳嗽等症状,可用5克-15克陈皮煮粥、煮汤,用于食疗。

新鲜陈皮可配柠檬汁、白糖、琼脂制成橘皮酱,或泡在白酒里制成橘皮酒,酒味更加醇美芳香,还具有清肺化痰的作用。陈皮可与茶叶、水一同煎制或用沸水冲泡成陈皮茶,可消食解腻、止咳化痰。在烹饪海鲜、牛羊肉、家禽等菜肴时,加入陈皮可以祛腥膻、增清香,多用来调制卤水、符合香辛料等。橘皮经加工后可制成“九制陈皮”,味香可口,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甜香特色食品。福建、广东等地在烹调中多加入陈皮,可起到调和、理气,化痰的作用,因此推出许多特色保健菜。如陈皮兔肉,即兔肉加陈皮和其他香料煮成,味香可口,营养丰富,适用于老年人、病后体虚者使用;陈皮牛肉、陈皮鸡等,肉质酥香,尤适宜于脾肾虚寒,身体瘦弱者食用。

陈皮储存时应置于通风干燥处,防止虫蛀和因潮湿而发生的霉变现象。用来炖肉时,每1千克肉类中添加陈皮1克-5克即可;用来熬制卤水或者酱汤时,每50千克水或汤中需添加陈皮30克。

陈皮VS广陈皮

外观 陈皮药材分“陈皮”和“广陈皮”。一般来说,陈皮果皮常剥成数瓣,基部相连或呈不规则碎片,厚1毫米-4毫米。外表面橙黄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及凹下的点状油室;内表面黄白色、粗糙,呈海绵状,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质稍硬而脆,气香,味辛而微苦。而广陈皮果皮则多剖成3-4瓣,裂片向外翻卷,基部相连,形状整齐有序,厚度均匀,约1毫米。点状油室较大,对光照视透明清晰,质较柔软。但是不管是陈皮还是广陈皮都以片大、色鲜、油润、质软、香气浓、味甜苦辛者为佳。

来源 陈皮一般为芸香科的福橘、大红袍和温州蜜柑等的干燥成熟果皮,而广陈皮一般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和行柑的干燥成熟果皮,广陈皮中又以新会陈皮为最优。

产地 普通陈皮主要产于福建、四川、浙江等地。广陈皮作为广东省特有,主要产于广东新会、四会,新会皮的产量很大。产地的气温、湿度、地形等因素会影响陈皮的产量和质量。同一时期,新会产地的皮形大、质地较软、着色稍迟,略带黄绿色(果实充分成熟后,果皮呈现大红色),表皮油包突出、有油光感;若是气温高,常见表皮油包有放射状爆裂现象。而其他地方出产的带橙红色,表面油胞平滑,有光滑感,但有些具丘陵状隆起。

鉴别 陈皮多表现为中果皮厚实,内可见油胞眼;外果皮层厚、表面粗糙或凹凸不平,辛、苦味大而极少香甜味。广陈皮中果皮层海绵状浮松明显,无明显的果肉瓣印痕,用指甲易将其刮去。在中药市场上的广陈皮都是三裂的。在柑橘类中,并不是所有柑橘果实的皮都能像广陈皮一样制成整整齐齐的三裂,普通柑橘果皮紧实,三裂不易剥下,橘类虽可剥成三瓣,但果小皮薄,在其他地区没有剥成三裂的习惯。广陈皮的特点:果皮柔软与果肉易分离,三裂容易剥离,当地习惯上广陈皮一定要三裂,否则认为不合格,一般可以通过这个特点识别。

陈皮

广陈皮

各位餐创家人们,你懂了吗,有收获吗,如您对以上等相关内容还有更深刻认识和独特见解、愿意和餐创分享,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baa.com/hlbgj/8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