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师,我想问一下为什么都说在水中加入镁离子会增加酸质和醇厚度,加入钙离子会增加甜感和醇厚度,是因为什么?

答:钙镁离子的作用是协同的,不存在说镁离子可以萃取咖啡中的酸,而钙离子就不能;同理可得,钙离子也一样。两种离子对于咖啡中的某些物质的萃取能力有差别,可是很相近。在《TheRoleofDissolvedCationsinCofeeExtraction》中作者用了咖啡中常见的7种物质作为标记,用加了钠离子、钙离子和镁离子的水进行萃取,得出的结论是:钙离子跟镁离子对这7种物质的相对结合能是差不多的,钠离子基本上不影响咖啡的萃取。

1是乳酸2是苹果酸3是柠檬酸4是奎宁酸5是绿原酸6是咖啡因7是邻丁香酚

2、Taven,有什么办法可以澄清咖啡液吗?咖啡有没有简单办法变成透明的,同时不失去风味?

答:滴滤咖啡,如手冲咖啡,放久了会比刚冲煮出来的时候咖啡液更为浑浊,猜测大概率是咖啡中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物质;其二是一部分物质发生了络合反应,生成了絮状物,总体看起来比刚冲煮的时候浑浊。CLRCFF在年推出过透明咖啡,号称不影响风味的前提下把咖啡的颜色去掉了,不过具体方法作为商业机密并没有公布。个人大胆猜测,如果是在不影响风味的情况下,应该是用了物理吸附的方法把咖啡中的呈色物质(类黑素)给过滤出来。可是实际上类黑素也提供了一定的风味,所以其实做到完全不失去风味不大可能。

3、大哥大哥,之前我理解溶液里的H+存在,是因为溶液里的HCO3-之类的盐成分比较多,然后刚刚我听说H+的存在是附着在H2O上。是我之前的理解有问题么,还是这两种都是H+存在的方式?

答:氢离子本质上就是带一个正电荷的质子,纯水里也有氢离子,因为水中存在这样的平衡反应:

像H3O+带阳离子的化合物我们叫鎓,水合氢离子是最简单的氧鎓。其实我之前讲过鎓,在写葫芦巴碱的时候,回忆一下葫芦巴碱的系统命名名称是什么?1-甲基吡啶鎓-3-甲酸内盐,所以葫芦巴碱是一种鎓盐。

HCO3-也可以电离出氢离子,有这样的平衡反应:

其实绝大部分溶于水的物质都不单纯自己存在,会和水形成水合物(Hydrate),像我们刚讲的钙离子是以六水合钙离子[Calcium(2+)]的形式存在于水中。HCO3-的电离反应提供了氢离子,然后氢离子又跑去跟水合在一起了,成了水合氢离子(Hydronium)。

4、老师,我在看您文章的时候写了苦味物质不是在后面出现,那我在不同时间把滴滤出来的咖啡液的时候,发现前期滴滤出来的咖啡液没有苦味啊?

答:1、当物质开始接触水的时候就开始溶解,没有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只有溶解的难易程度区分,对于难溶性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我们用溶度积(Solubilityproduct,Ksp)来表示这个物质的溶解沉淀平衡。

2、能不能喝到苦味跟有没有苦味物质是两个概念,当呈味物质达到一定浓度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分辨的出来,这个叫呈味的阈值(Threshold)。也就是说,溶解出来的苦味物质还没达到阈值,喝不出来,可是有。

5、醛基中C与O形成sp杂化是什么意思可以具体解释下么?

答:文章写的时候没注意校对,改回来了,是sp2杂化类型。根据杂化轨道理论(HybridOrbitalTheory),可以认为醛基中的碳原子sp2杂化,把醛基中的碳原子作为中心原子,有4个孤电子对,与一个氧原子形成了双键,与一个氢原子形成了单键,与一个碳原子形成了单键,根据轨道计算等于2.5,属于sp2杂化类型。

6、请问不同烘焙程度的豆子养豆期是多久?

答:烘焙好的咖啡豆还是会继续发生反应,一部分风味物质跟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部分自己就发生反应。所以会发现烘焙好的咖啡豆风味在改变,根本原因是咖啡豆的风味物质的成份和比例在这段期间发生变化。什么时候才是最佳赏味期,这个问题要问自己,喜欢什么时候的风味。

7、那咖啡熟豆里的挥发性物质在烘焙完成后有办法测含量吗?

答:有的。常见的可以用顶空气相色谱法(HS-GC)进行含量、成份的分析。

收集了一些大家问的问题,做了简单的解答,我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baa.com/hlbgj/8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