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第一附小徐欣老师向前一
我一直以来都认为,中国从来不缺老师,但真的缺会思考的老师。今天,在湖南一师国培送教下乡语文学科深度学习的课堂上,徐欣老师的一堂课《向前一步,向文学的更深处漫溯》进一步印证了我的观点。上课伊始,徐欣老师向我们展示一篇儿童文学作品《田鼠阿福》,她问我们,为什么用一篇儿童文学作品开启她的讲课,大家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好。我心里想,儿童的世界就是一个童话世界呀!我们是小学语文老师,自己就要有一颗童心呀!我就这样想着,也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对与不对。接下来,徐老师读课文,如果不是亲眼目睹,我绝对不敢相信,原来语文课堂可以如此简单,但却如此美丽!没有多媒体,没有音乐渲染,徐老师的声音就像流淌的音符,徐老师的身姿恰似情感的舞蹈,看她的眼神,更像是在欣赏梅兰芳的京剧表演……听着听着,我们似乎明白了徐老师的良苦用心,原来《田鼠阿福》是一个儿童故事,讲的是冬天临近了,其它的田鼠都在忙着收藏过冬的物资:玉米、坚果、稻穗和干稻草,而只有田鼠阿福似乎在无所事事,其它的田鼠对它或提醒或质疑或催促,咋就不准备点啥呢?你拿什么过冬呀?田鼠阿福的回答让伙伴们似懂非懂,它说它没有闲着,它说它在准备阳光,因为冬天的日子会很冷;它说它在准备颜色,因为冬天的天空是灰色的;它说它在准备词语,因为漫长的冬天会很无聊。行笔至此,我想故事的主题是什么似乎不是那么重要,而徐欣老师为什么要用这个故事引出她的课程才值得我们玩味:人,有时候还不如一只田鼠。连一只田鼠都懂得财富终究是要耗尽的,尤其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帮你战胜困难度过难关的只有两样,一是生活的情趣,二是不倒的精神。徐欣老师说,我们是谁?我们是语文老师,美丽和情感是语文老师两大重要特质,如果你没有或没法有,那么拜托,别折磨自己了,赶快改行,教什么都行,就是别教语文了。她说,我们首先是人,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会思考,有灵魂有思想。其次,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又是语文人,语文人的特性是什么?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作为语文老师,就是要在课堂上用这种情怀这种责任这种担当影响学生陶冶学生。她分别以《我要的是葫芦》和《凡卡》两篇课文为范例指导我的怎样进行中低年级和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她说,即便是低年级的识字教学,照样可以教出情感教出情趣教出情调来。文中葫、芦、藤等三个字都是带草字头的生字,草字怎么来?于是她从字源说起,从早骨文中的草字写起,指么草的特性是柔软、柔弱、飘逸,她拿草去与木比较,说木者,树也!何为木,中间有坚挺的主干,人们常说草木草木,其实草是草,木是木,草以柔弱为美,木以挺拔为荣。有了草字头的分析,她再给我们讲藤字的教学,她引导我们看,藤是什么形状的?柔弱、卷曲、细长、缠绵、飘逸,……再引导我们说出还见过哪些藤,南瓜藤、冬瓜藤、丝瓜藤、豆角藤,哪种藤都一样,柔弱、卷曲、细长、缠绵、飘逸,再看看那个藤字,是不是这种感觉?忽然觉得徐欣老师的语文课堂特别暖心,原来枯燥的生字教学却可以如此多情!字词知冷暖,语言有温度,这话说起来简单,要在课堂中完美呈现还真难。她问我们怎样引导孩子们背诵《我要的是葫芦》,是多读几遍吗?是反复吟诵么?没有情趣时,即便是看风景,风景也不再美好。大凡是个语文老师就会对学生提要求,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可是往往是学生读得口干舌燥老师急得抓耳挠腮也未必见到真感情,徐欣老师提示我们感情文章的脉络中,帮助学生理清脉络生根__发芽__长叶__开花__结果,寻找背诵的路径;感情在老师闪动的眼波里,徐老师的眼中始终闪着光脸上总是写满情;感情在老师跳动的音符里,徐欣老师的声音带着儿童的天真又有少女的纯情,虽是夸张的声音却没有半点矫情;感情在老师的飘逸的长发里,每到读书,徐老师或低吟浅唱或深情呼唤,恰是歌者在真情演绎……沉浸在这样的课堂,我在想,做徐老师的学生,真好!在给我们讲怎么教《凡卡》前,她告诉我们,人生,不能缺少经典!何谓经典?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作品,似陈年老酒,越是久远越是香醇。她说,不管牛仔多么疯狂,它永远登不了大雅之堂,就是再过一万年,旗袍也还是经典,听着徐老师的演讲,看着徐老师的着装,我忽然明白,什么叫美丽,知性,优雅,大方,什么是东方文明淑女形象。她说契诃夫的作品《凡卡》离现在的时代这么久远,关键是你让中国当代的孩子来学习上上个世纪的俄国作品,意义何在?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都会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baa.com/hlbgj/12665.html
- 上一篇文章: 男人对你忽冷忽热不必怕,高段位的女人,懂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