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医 http://www.baidianfeng51.cn/m/

三国,话抗疫

作者:蒋正亚

新冠肺炎疫情,搅得“周天寒彻”。关于这个作家的日记,那个诗人的诗歌,这个院士的论文,那个医生的口哨,这个官员的感恩,那个记者的道歉,网上的议论足够多了。大疫当前,我这晌总是主张“文章事小”,争来辩去,于事无补。但,人是有思想的动物,有表达欲望的动物,说吧,说吧,畅所欲言。我怕怕的,乖乖的,宅在屋里。不能静心读书,我看《三国演义》连环画。心中有事,看着看着,就联想到防疫抗疫事。连环画如不尽兴,则查原著,问百度。浮想联翩,借古观今,如此形成一篇闲话。《三国演义》首回写到: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余丈,飞入温德殿中。秋七月,有虹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种种不祥,非止一端。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地震”“海啸”“龙卷风”“天气异常”“基因变异”。那时科学知识有限,群臣谏曰“灾异之由”缘自“妇侍干政”(指女人与太监干预朝政),汉灵帝也就信了。由是想到,古代之人,信奉天人合一,总是把“天灾”与“人祸”联在一起。人们面对“灾异”束手无策时,难免胡思乱想,怨天尤人。人生于浩瀚无垠的宇宙,微如尘埃,何其渺小。数不胜数的未解之谜,叫人惶惑。天人感应还是“量子纠缠”,聪明如爱因斯坦,也没有说得清楚。还是让我们常怀敬畏之心吧。《三国演义》第二回写到:张宝就马上披发仗剑,作起妖法。只见风雷大作,一股黑气从天而降,黑气中似有无限人马杀来。玄德连忙回军,军中大乱。败阵而归,与朱儁计议。儁曰:“彼用妖术,我来日可宰猪羊狗血,令军士伏于山头;候贼赶来,从高坡上泼之,其法可解。”这是说,官逼民反,黄巾起义,但起义军也常用妖法。妖法虽妖,并非无懈可击。“猪羊狗血”泼之,民间之法也,土办法也,简易之法也,神奇之法也。由是想到,新型冠状病毒,“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查其源头或是蝙蝠,或是果子狸,或是生化武器,又是CT,又是核酸检测,院士专家的智慧遭遇挑战。于是瞎想,天地万物,一物降一物,或者真有“猫吃老鼠”之类的最简法则、最简链条被人为忽视了?不妨问计于民,敞开思路。《三国演义》第十二回写到:是年蝗虫忽起,食尽禾稻。关东一境,每谷一斛,直钱五十贯,人民相食。曹操因军中粮尽,引兵回鄄城暂住。吕布亦引兵出屯山阳就食。因此二处权且罢兵。此乃蝗灾。眼下,中国新冠病毒肆虐,波及全球,非洲、中东还蝗虫成灾。告与儿:数以千亿计。儿说:哪有那么多,数以万计吧?我亦立场不稳,上网查了,果真数以千亿计。又读消息:中国万鸭待命出征巴基斯坦,一灭蝗,二肥鸭,一举而两得。将信将疑间,感觉有趣好笑,便转发了几个好友。后来听说,理论上可行,暂未付诸行动。我的转发,应该不算“传谣”吧?蝗虫,古已有之。因蝗罢战,善哉善哉。但“人民相食”,何其血腥也?今武汉“沦陷”,八万人染疫,三千人罹难,所幸举国支援,“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不容有趁火打劫者,云南大理“截留口罩”,有你好看呢。《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写到:统曰:“水军多疾,须用良医治之。”时操军因不服水土,俱生呕吐之疾,多有死者,操正虑此事;忽闻统言,如何不问?统曰:“丞相教练水军之法甚妙,但可惜不全。”操再三请问。统曰:“某有一策,使大小水军,并无疾病,安稳成功。”操大喜,请问妙策。统曰:“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风浪不息;北兵不惯乘舟,受此颠播,便生疾病。若以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休言人可渡,马亦可走矣,乘此而行,任他风浪潮水上下,复何惧哉?”赤壁之战,先后有“群英会”、“苦肉计”“连环计”“借东风”“华容道”,可谓精彩纷呈,高潮不断。现今看来,庞统所献“连环计”,类似于替曹操打造航空母舰,目的是让它烧得更快,烧得更干净。航空母舰有所长,也必有所短。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大象,也经不得一只蜜蜂的骚扰。难道不是这样吗?查资料,《三国志》对曹操赤壁兵败的解释,与《三国演义》不同:军中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演义好看,史书还是靠谱些吧?疫,人类逃不掉的劫难。败走华容道,曹操仍不失英雄本色,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坎。《三国演义》尊刘贬曹,对此也不得不点赞。《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写到:孔明问泉水之故,老叟答曰:“军所饮水,乃哑泉之水也,饮之难言,数日而死。此泉之外,又有三泉:东南有一泉,其水至冷,人若饮水,咽喉无暖气,身躯软弱而死,名曰柔泉;正南有一泉,人若溅之在身,手足皆黑而死,名曰黑泉;西南有一泉,沸如热汤,人若浴之,皮肉尽脱而死,名曰灭泉。敝处有此四泉,毒气所聚,无药可治,又烟瘴甚起,惟未、申、酉三个时辰可往来;余者时辰,皆瘴气密布,触之即死。”这是诸葛亮七擒孟获之第五擒。孔明南征,遭遇“哑泉”“柔泉”“黑泉”“灭泉”,经请教隐士(孟获之兄),找到解药:“此间蛮洞多毒蛇恶蝎,柳花飘入溪泉之间,水不可饮;但掘地为泉,汲水饮之方可。”孔明求薤叶芸香,隐者令众军尽意采取:“各人口含一叶,自然瘴气不侵。”读此,又闪到读《三国演义》第二回的瞎想:天地万物,一物降一物,或者就有“猫吃老鼠”之类的最简法则、最简链条被人为忽视了?于是,联想到中医。鲁迅先生留日学医,他是怀疑、嘲讽中医的。这也难怪,药引须是“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牵强、荒唐、迷信的成份太多。但不可否认,中医,呵护炎黄子孙千年万载,理在自然,功在口碑。惜乎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装神弄鬼,添了神秘,乱了市场。我不懂医,只凭直觉相信,天地有造化,处处有机巧。我小时候见过黄藤“闹”死人,但黄藤医牛喘却是立竿见影。年,屠呦呦因“青蒿素”治疟疾荣获诺贝尔奖,举世公认,实至名归。大道至繁,大道至简,人类在探索生存法则的跋涉中,是否有意无意间走了许多弯路?如何振兴中医,如何让中医、西医取长补短,我们需要反思。《三国演义》一0三回写到:主簿杨顒谏曰:“某见丞相常自校簿书,窃以为不必。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必使仆执耕,婢典爨(cuan,四声,煮饭之意),私业无旷,所求皆足,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婢仆哉?失为家主之道也。是故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昔丙吉忧牛喘,而不问横道死人;陈平不知钱谷之数,曰:自有主者。今丞相亲理细事,汗流终日岂不劳乎?司马懿之言,真至言也。”这是诸葛亮寄女衣诱激司马懿、司马懿偏问诸葛亮日常起居的章节。此处不详叙。单说主簿杨顒谏诸葛亮时说的一个典故——“昔丙吉忧牛喘,而不问横道死人”。丙吉何人?西汉著名宰相也。打架斗殴,横道死人,自有基层治所处理,宰相不必直接干预。但初春牛喘,不该喘而喘,说明天时不正,可能造成饥荒,饿殍遍野,身为宰相,应该见微知著,未雨绸缪。人命关天,为政者谁敢马虎?但管理有层级之分,若湖北之前任,武汉、荆州等地之卫健委官员,不知“人传人”,不知“病床”数,不知“口罩”数……这就是失职了。市长管好“菜篮子”,省长管好“米袋子”。中央则统筹兼顾,既考虑治病救人,又考虑防患未然;既考虑“应收尽收”,又考虑“防疫过度”;既考虑“内防扩散”,又考虑“外防输入”,既考虑防疫抗疫,又考虑复工复市……难哟,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丙吉深谙层级管理之规矩,今人不可不学也。历史上的三国,兵荒马乱,刀光剑影,分合无常,凡九十八年。《三国志》《三国演义》中关于疫情的记载并不少见,我宅家自保,未曾细读。此一篇闲话,愿为前线后方助力,实不敢招惹其他是非。

作者简介

蒋正亚,男,高级政工师,湖南作协会员。现从某企业提前退线,任岳阳市老年大学文学班教师。

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潇湘原创之家》

潇湘之家作者

感谢您对作者和编辑的点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baa.com/hlbcs/7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