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https://m.39.net/disease/a_8849093.html
“棍棒底下出孝子,我打骂孩子是为他好!”“孩子调皮,打一顿就变得很乖了!”“孩子犯错,骂一骂,打一打就‘长记性’了!”……在很多家长看来,甚至在部分老师的思维定势中,打骂孩子是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种“万金油”,有些家长甚至以“不打不成材”为由把打骂孩子当作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对于不听话、调皮的孩子,家长往往是“一顿操作猛如虎,孩子疼得哇哇哭”。结果如何呢?孩子在短时间内不敢再“造次”,但长此以往,孩子的性格就变得越来越顽固,坏毛病“死灰复燃”的现象并不鲜见,这也让一直以打骂孩子成习惯的家长头疼不已。虽然打骂孩子可以在短期内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我觉得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弊端:弊端一,打骂孩子会让孩子身心俱损。打骂孩子的时候,一方面孩子的各种负面情绪全部涌上来了,孩子会对家长这种另类的“爱”深表怀疑,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另一方面,打孩子很可能伤害孩子的身体。一些身体素质不是特别强悍的孩子在家长的拳打脚踢之下,有的伤痕累累,有的暗疾缠身,有的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弊端二,打骂孩子会撕裂亲子关系。曾有一个家长对我说,她的儿子做作业很磨蹭,于是她就狠狠地揍了儿子一顿。等这位家长的火气全部泄完了以后,这位家长的儿子问了一句让她极为震惊的话:“妈妈,我真的是您亲生的吗?为什么您会打我打得那么狠?……”可以说,孩子在家长的打骂过程中,或多或少会让孩子有一些心理阴影,更可能会撕裂家长与孩子之间良好的亲子关系。弊端三,打骂孩子很可能会“上瘾”。一次打骂孩子,可能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两次打骂孩子也会有一定的作用……但打骂孩子的次数多了,就会发生一些让家长自己都细思极恐的情况:要是哪一天孩子没有被家长打骂,孩子会“不习惯”,家长也“不习惯”……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家长在打骂孩子一段时间之后直接“上瘾”了,而且是那种很难戒掉的“瘾”——看到孩子就会不由自主地“摩拳擦掌”,孩子看到家长也会如同见到“天敌”一般。弊端四,打骂孩子会让孩子性格孤僻。在打骂中成长的孩子,孩子的性格有可能变得孤僻,因为连最信任最尊重的家长都对他(她)如此“残忍”,孩子很可能会迁移到不信任自己的老师,与同学的关系也会比较紧张,这种畸形的性格对孩子的学习与生活都会造成不少的麻烦。弊端五,打骂孩子的行为会影响孩子处事方式。被打骂的孩子,在处事方式方面会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逆来顺受,毫无主见,甚至有可能会在学校成为“受虐狂”;另一种是“锋芒毕露”,家长怎么对他(她),他(她)就会“依葫芦画瓢——有样学样”,孩子会模仿家长的做法,用同样的方式对待班级中其他比较弱势的同学。可以说,这种经常在家里被家长打骂的孩子很容易成为学校中的问题学生,很多校园欺凌现象与家长对孩子的打骂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逆来顺受的前者,还是睚眦必报进行“欺凌乾坤大挪移”的后者,都如同“冒烟的手榴弹”,不仅让老师头疼,也会让家长自己郁闷不已。除了上述的弊端之外,打骂孩子还会影响孩子智力和身体的发育,经常打骂孩子产生的后果,我觉得比我们很多人想象的还要大得多。那么,家长对孩子在不打不骂的情况下,怎样做才能教育出让家长省心的孩子呢?聪明的家长一般怎样做?我觉得以下这些做法可以帮到你。(一)家长要学会“移情”,做到将心比心。⑴家长先要当好掌控自己情绪的“主人”。“如果我是孩子,家长这么骂我,我心里好受吗?”“如果我是孩子,家长对我拳打脚踢,我会有什么样的体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管教孩子,绝不是肆意打骂就可以解决的“体力活”,而应该把自己想象成孩子。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记住这五个字——“冲动是魔鬼”。想要让孩子在家长的教育中心服口服,家长最好掌控好自己的情绪,控制心中那如“魔鬼”一般的冲动情绪,否则,对孩子的打骂十有八九会如影随形。要想控制自己的情绪,家长一定要有一颗包容之心,对待孩子犯下的错误,在不包庇的情况下选择包容,在不纵容的情况下选择宽容,让自己冷静下来后再处理问题。⑵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信任和尊重,是孩子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润滑剂”。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就能对孩子所犯的错进行“精准把脉”,更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准确施方”。在父母的理解、信任和尊重中成长的孩子,孩子曾经犯过错误很可能也会成为其成长成才的“助推器”。⑶用尽量“温和”的方式教育孩子。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家长的认可和关爱,每个孩子都不希望自己遭遇家长“暴风骤雨”一般的管教态度。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尽可能耐下心来,对孩子循循善诱,开启孩子的心门,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你当时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心里想些什么?可以告诉妈妈吗?”“我知道你今天被老师批评,你的心里也非常难过,能聊聊事情的经过吗?”“这件事让老师很生气,能告诉爸爸你到底错在哪里吗?”家长“温和”的教育方式也会“传染”给孩子。一个温文尔雅的家长,培养出来的孩子十有八九也会彬彬有礼。(二)制定规矩,加强规矩的“执行力”,形成自律意识。⒈家长要起到“火车头”的作用,不要成为孩子犯错的源头。“爸爸写的字好漂亮呀,我也想学!”“爸爸的笛子吹得好好听呀,能不能教教我?”“爸爸,你为什么一直在看书呢?书有什么好看的?我也要看……”在我家大宝很小的时候,她看到我做每一件事情之后,都会情不自禁地要模仿一番。模仿大人的言行,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孩子的这种天性,可以模仿大人的某种有益身心的特长、爱好,也会模仿大人的不良嗜好,比如说脏话、抽烟、喝酒等方面的言行。从孩子懵懂无知的时候到孩子逐渐成长之时,家长一直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都起到一种“火车头”一般的牵引作用。当孩子在学着家长的某种不好的言行时,家长不要急着惩戒孩子,而是先进性“自检”,反省自己是不是成了孩子的“反面教材”,并对自己的某种不良言行进行“紧急刹车”。要想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事半功倍,大人必须先为孩子作出榜样,让孩子做到心服口服,而不能随意把孩子当作家长自己的“出气筒”。⒉制定的规矩要引导孩子主动提出来,并防患于未然。“我家孩子上一年级,经常被他的老师告状。回来之后,我先骂一阵子,再揍一阵子,最后我还和他讲了道理,让他听老师的话,我用上了‘十八般武艺’,但过一段时间之后他孩子在班级中调皮捣蛋,真的很让人头疼……”打骂之后对孩子“讲道理”,哪怕这种“道理”很精彩,孩子会听进去吗?孩子心中想的更多的是刚才家长那种“电闪雷鸣”和“暴风骤雨”式的打骂,而对家长的大道理“选择性失聪”。想要让孩子守规矩,打骂不能成为“前奏”,因为打骂只能“治标”无法“治本”,打骂成习惯之后,孩子就会越来越给我们一种“欠揍”的感觉,离“守规矩讲道理”这六个字也会渐行渐远。鸡蛋由外部打破是食物,由内部打破是盎然的生机和蓬勃的生命力;规矩由家长提出,孩子收获的是被动的教育,规矩由孩子自己提出,孩子就会主动遵守契约精神,让孩子做到讲原则守底线则是家庭教育迈出的一大步。孩子在深刻反思后,家长对孩子进行引导,让孩子主动制定相关的规矩,这不仅可以让孩子吸取教训,还能防患于未然——成为孩子下一次犯同样之错的“紧箍咒”。⒊对规矩的执行要落实到位,让孩子形成自律意识。古人云,“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陪孩子一起定下规矩,家长还要成为规矩的坚定拥护者和执行者,让孩子定下的规矩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一旦孩子犯错或者再次整出让人心堵的言行,家长就可以根据与孩子“约法三章”的相关规矩让孩子主动认错、认罚。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孩子在一段时间之后形成自律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这样就几乎不用家长再为孩子的某些习惯性错误而操心。(三)惩戒孩子的方式要得体。家长让孩子自选因犯错而受惩戒的方式。“这件事你做得不对,你想怎么惩罚自己?”“除了给对方道歉之外,你觉得还应该做些什么?”……孩子犯错之后,木已成舟,“羊”已失但“牢”仍需“修补”,孩子犯下的错误,家长在自己冷静下来之后可以征求孩子的惩戒意见:一方面和孩子一起探讨如何做到“亡羊补牢”,另一方面要让曾经孩子主动定下的规矩发挥作用。如果孩子犯的是“新错”,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对已经贴在墙上的规矩进行更新,形成孩子防错纠错的“升级版”。惩戒孩子,不能把孩子的自尊踩进泥土里。“xxx被他妈妈罚跪,好丢人!”“xxx偷偷买零食吃,被他爸爸发现了,她的嘴巴被她爸爸画了一个圈圈,真滑稽!”……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惩戒孩子如果是以付出孩子的自尊心为代价,那么惩戒可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留下来的“后遗症”也够家长“吃一壶”的。在惩戒孩子的时候,不要在公众场合让孩子丢尽了脸,毕竟孩子公众场合成为家长的“出气筒”,大丢其脸,其实也是往家长自己脸上抹黑,同时也可能让孩子变得“没心没肺”,很难主动认错认罚。用比较极端的方式在公众场合惩戒孩子,把孩子的自尊心踩进泥土里的家长,毁灭的是孩子的人格尊严,蚕食的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阻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要让孩子在被惩戒中能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对孩子惩戒,必须按照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约定不折不扣地执行,家长不能给孩子一种在惩戒这种事上产生“有事好商量”的错觉,而要让孩子形成一种“规必守、错必罚”的思维定势。但是,在孩子被惩戒的过程中,家长还是要尽可能保住孩子的“面子”,不把孩子受罚的经历逢人就说,让孩子感受到家长浓浓的关爱和对其呵护备至的良苦用心。总而言之,每个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家长要想培养出让自己省心的孩子,一定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做到心平气和,让规矩“长牙生威”,用比较得体的惩戒方式应对并预防孩子每一次所犯的错,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守规矩、讲道理、明底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baa.com/hlbzz/12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