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三十九回精读
一、村姥姥是信口开合 话说众人见平儿来了,都说:"你们奶奶作什么呢,怎么不来了?"平儿笑道:"他那里得空儿来。因为说没有好生吃得,又不得来,所以叫我来问还有没有,叫我要几个拿了家去吃罢。"湘云道:"有,多着呢。"忙令人拿了十个极大的。平儿道:"多拿几个团脐的。"众人又拉平儿坐,平儿不肯。李纨拉着他笑道:"偏要你坐。"拉着他身边坐下,端了一杯酒送到他嘴边。平儿忙喝了一口就要走。李纨道:"偏不许你去。显见得只有凤丫头,就不听我的话了。"说着又命嬷嬷们:"先送了盒子去,就说我留下平儿了。"那婆子一时拿了盒子回来说:"二奶奶说,叫奶奶姑娘们别笑话要嘴吃,这个盒子是方才舅太太那里送来的菱粉糕和鸡油卷儿,给奶奶姑娘们吃的。"又向平儿道:"说使你来就贪住顽不去了。劝你少喝一杯儿罢。"平儿笑道:"多喝了又把我怎么样?"一面说,一面只管喝,又吃螃蟹。李纨揽着他笑道:"可惜这么个好体面模样儿,命却平常,只落得屋里使唤。不知道的人,谁不拿你当作奶奶太太看。" 团脐:雌蟹团脐,雄蟹尖脐。宝钗在诗中多次提到重阳,表明此时正值九月。九月雌蟹抱卵,蟹黄饱满;十月雄蟹蟹膏厚实。九月宜吃雌蟹,十月宜吃雄蟹。 菱粉糕:由菱角粉拌糯米粉白糖蒸制而成。补气血,增强免疫力。 鸡油卷儿:由鸡油和面制成的酥饼点心,常吃可使头发油润光亮。另外,它对治疗妇科病有一定辅助作用。由此可知,凤姐的血崩症,已初露端倪。 舅太太:第六回,刘姥姥初进荣国府,正当她与凤姐谈话当儿,贾蓉进来,说是明日有个要紧客来,父亲打发他来借舅太太送给婶子的玻璃炕屏做摆设。第十四回,凤姐协理宁国府,其间,书中写道:"又有胞兄王仁连家眷回南,一面写家信禀叩父母并带往之物。"第二十五回写道:"原来次日就是王子腾夫人的寿诞,那里原打发人来请贾母王夫人的,王夫人见贾母不自在,也便不去了。倒是薛姨妈同凤姐儿并贾家几个姊妹、宝钗、宝玉一齐都去了,至晚方回。"同在这一回,因马道婆赵姨娘施魇魔法害凤姐宝玉,致他们生命垂危。这时,书中写道:"王子腾夫人告辞去后,次日王子腾也来瞧问。"这里,舅太太打发人送来了菱粉糕和鸡油卷。 据上所述,凤姐的胞兄王仁回南方,要先写信禀叩父母,表明凤姐的父母健在,且不在京都,在南方金陵。王子腾夫人办完寿诞后还能来看望病重的凤姐和宝玉,表明她在京都。所以,凤姐的母亲不是王子腾夫人。玻璃炕屏当时属珍稀物品,作为婶娘的王子腾夫人未必舍得送凤姐。鸡油卷对治疗妇科病有一定辅助作用,凤姐有妇科病,这样的隐私话,她只可能会对自己的母亲透露,末必会对婶娘王子腾夫人说。综上分析,这位舅太太,应该是王熙凤的母亲,而不是王子腾夫人。 刘姥姥初进荣国府,就曾把平儿当成凤姐,这里李纨夸平儿体面模样好,不知道的人,谁不把她当奶奶太太看。可见,平儿生就富贵相。作者或是借此暗示,平儿将取代凤姐被扶正。 平儿一面和宝钗湘云等吃喝,一面回头笑道:"奶奶,别只摸的我怪痒的。"李氏道:"嗳哟!这硬的是什么?"平儿道:"钥匙。"李氏道:"什么钥匙?要紧梯己东西怕人偷了去,却带在身上。我成日家和人说笑,有个唐僧取经,就有个白马来驮他;刘智远打天下,就有个瓜精来送盔甲;有个凤丫头,就有个你。你就是你奶奶的一把总钥匙,还要这钥匙作什么。"平儿笑道:"奶奶吃了酒,又拿了我来打趣着取笑儿了。"宝钗笑道:"这倒是真话,我们没事评论起人来,你们这几个都是百个里头挑不出一个来,妙在各人有各人的好处。"李纨道:"大小都有个天理。比如老太太屋里,要没那个鸳鸯如何使得。从太太起,那一个敢驳老太太的回,现在他敢驳回。偏老太太只听他一个人的话。老太太那些穿戴的,别人不记得,他都记得,要不是他经管着,不知叫人诓骗了多少去呢。那孩子也公道,虽然这样,倒常替人说好话儿,还倒不依势欺人的。"惜春笑道:"老太太昨儿还说呢,他比我们还强呢。"平儿道:"那原是个好的,我们那里比的上他。"宝玉道:"太太屋里的彩霞,是个老实人。"探春道:"可不是,外头老实,心里有数儿。太太是那么佛爷似的,事情上不留心,他都知道。凡百一应事都是他提着太太行。连老爷在家出外去的一应大小事,他都知道。太太忘了,他背地里告诉太太。"李纨道:"那也罢了。"指着宝玉道:"这一个小爷屋里要不是袭人,你们度量到个什么田地!凤丫头就是楚霸王,也得这两只膀子好举千斤鼎。他不是这丫头,就得这么周到了。"平儿笑道:"先时陪了四个丫头,死的死,去的去,只剩下我一个孤鬼了。"李纨道:"你倒是有造化的,凤丫头也是有造化的。想当初你珠大爷在日,何曾也没两个人。你们看我还是那容不下人的?天天只见他两个不自在,所以你珠大爷一没了,趁年轻我都打发了。若有一个守得住,我倒有个膀臂。"说着滴下泪来。众人都道:"又何必伤心,不如散了倒好。"说着便都洗了手,大家约往贾母王夫人处问安。 刘智远,是刘知远之误,残唐五代的一个皇帝。 李纨说平儿是凤姐一把总钥匙,这说明平儿忠心事主且精明。她事事料理得井井有条,却从不越权行事,大小事虽先经她手过,然而都报告由凤姐裁夺。另外她虽有"妾"的名分,却从不与凤姐争风吃醋。平儿说以前有四个陪房丫头,死的死,去的去,只留下她一个。那四个陪房丫头,估计爱争风吃醋,霸王似的凤姐,怎能容下? 从李纨对鸳鸯评价中可以看出,鸳鸯全权负责贾母的衣食住行,私房财物,乃至娱乐休闲,工作做得是无可挑剔。她在做好自己职权范围内一切时,处事公稳,没有私心和野心,不为自己谋私利。 从探春对彩霞评价中可以看出,彩霞非常能干。 袭人细致温和。 李纨孤独,身边没个可靠的帮手。 众婆子丫头打扫亭子,收拾杯盘。袭人和平儿同往前去,让平儿到房里坐坐,再喝一杯茶。平儿说:"不喝茶了,再来吧。"说着便要出去。袭人又叫住问道:"这个月的月钱,连老太太和太太还没放呢,是为什么?"平儿见问,忙转身至袭人跟前,见方近无人,才悄悄说道:"你快別问,横竖再迟几天就放了。"袭人笑道:"这是为什么,唬得你这样?"平儿悄悄告诉他道:"这个月的月钱,我们奶奶早已支了,放给人使呢。等别处的利钱收了来,凑齐了才放呢。因为是你,我才告诉你,你可不许告诉一个人去。"袭人道:"难道他还短钱使,还没个足厌?何苦还操这心。"平儿笑道:"何曾不是呢。这几年拿着这一项银子,翻出有几百来了。他的公费月例又使不着,十两八两零碎攒了放出去,只他这梯己利钱,一年不到,上千的银子呢。“袭人笑道:"拿我们的钱,你们主子奴才赚利钱,哄的我们呆呆等着。"平儿道:"你又说没良心的话。你难道还少钱使?"袭人道:"我虽不少,只是我也没地方使去,就只预备我们那一个。"平儿道:"你倘若有要紧的事用钱使时,我那里还有几两银子,你先拿来使,明儿我扣下你的就是了。"袭人道:"此时也用不着,怕一时要用起来不够了,我打发人去取就是了。" 平儿说:"这个月的月钱,我们奶奶早已支了,放给人使呢。"意思是凤姐早从银库,把众人的月钱领出来拿去放高利贷了。平儿告诉袭人,凤姐不仅拿众人月钱放高利贷,就此一项,就能翻出几百倍的利钱来。同时也把自己的月钱零碎积攒起来,拿去放高利贷,一年不到,又可以变出上千两的银子来。凤姐真是贪得无厌。她又不缺钱花,或许她是要享受那种钱滚钱,利滚利的快乐罢。这种高利率剥削,会害得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啊! 袭人说的"我们那一个"指宝玉。 平儿答应着,一径出了园门,来至家内,只见凤姐儿不在房里。忽见上回来打抽丰的那刘姥姥和板儿又来了,坐在那边屋里,还有张材家的周瑞家的陪着,又有两三个丫头在地下倒口袋里的枣子倭瓜野菜。众人见他进来,都忙站起来了。刘姥姥因上次来过,知道平儿的身份,忙跳下地来问"姑娘好",又说:“家里都问好。早要来请姑奶奶的安看姑娘来的,因为庄家忙。好容易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菜蔬也丰盛。这是头一起摘下来的,并不敢卖呢,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这个吃个野味儿,也算是我们的穷心。"平儿忙道:"多谢费心。"又让坐,自己也坐了。又让"张婶子周婶子坐",又令小丫头子倒茶去。周瑞张材两家的因笑道:"姑娘今儿脸上有些春色,眼圈儿都红了。"平儿笑道:"可不是。我原是不吃的,大奶奶和姑娘们只是拉着死灌,不得已喝了二盅,脸就红了。"张材家的笑道:"我倒想着要吃呢,又没人让我。明儿再有人请姑娘,可带了我去罢。"说着大家都笑了。周瑞家的道:"早起我就看见那螃蟹了,一斤只好称两个三个。这么三大篓,想是有七八十斤呢。"周瑞家的道:"若是上上下下只怕还不够。"平儿道:"那里够,不过都是有名儿的吃两个子。那些散众的,也有摸得着的,也有摸不着的。"刘姥姥道:"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平儿因问:"想是见过奶奶了?"刘姥姥道:"见过了,叫我们等着呢。"说着又往窗外看天气,说道:"天好早晚了,我们也去罢,别出不去城才是饥荒呢。"周瑞家的道:"这话倒是,我替你瞧瞧去。"说着一径去了,半日方来,笑道:"可是你老的福来了,竟投了这两个人的缘了。"平儿等问怎么样,周瑞家的笑道:"二奶奶在老太太跟前呢。我原是悄悄的告诉二奶奶,刘姥姥要家去呢,怕晚了赶不出城去。"二奶奶说:大远的,难为他扛了那些沉东西来,晚了就住一夜明儿再去。这可不是投上二奶奶的缘了。这也罢了,偏生老太太又听见了,问刘姥姥是谁。二奶奶便回明白了。老太太说:我正想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请了来我见一见。这可不是想不到的天上缘分了。"说着,催刘姥姥下来前去。刘姥姥道:"我这生像儿怎好见的。好嫂子,你就说我去了罢。"平儿忙道:"你快去罢,不相干的。我们老太太最是怜老惜贫的,比不得那个狂三诈四的那些人,想是你怯上,我和周大娘送你去。"说着,同周瑞家的引了刘姥姥往贾母这边来。 打抽丰:又叫打秋风。向富有的人抽取小利,或借故向人索取财物。倭瓜:南瓜。天好早晚了:天不早了。 刘姥姥初进荣府,先见平儿,后见凤姐,这次先见凤姐,后见平儿。或是作者暗示先是凤姐是主,平儿是奴;将来平儿将扶正,地位反转,平儿为主,凤姐为仆。 刘姥姥跳下来问"平儿好",表明她在平儿来之前是坐在炕上的。她能"跳"着下来,说明身体硬朗,腿脚灵便。这"跳"字用得好,一个健实村姥形象跃然纸上。 刘姥姥算的螃蟹价错了。按八十斤螃蟹算,她意思是说,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是说五十斤螃蟹价值二两五钱银子。"三五一十五"是说剩下的三十斤螃蟹,价值十五两银子。明显错了。实际剩下的三十斤螃蟹,价值一两五钱银。八十斤螃蟹的总价是四两银。然而这顿螃蟹宴,要花费二十多两银子,却是真实的。上回中,黛玉因心口微疼要喝烧酒,但桌面上摆的却是黄酒,因而宝玉便令烫一壶合欢酒来。贾府的黄酒,其实是惠泉酒,而惠泉酒是贡酒,价钱肯定不菲。再加上菜,是作者算出要花费二十多两银子。比如在六十三回,众女孩为宝玉庆生日,仅一桌就花银五两三钱,这次螃蟹宴算来有六桌多,二十多两银子肯定要花。那作者为什么让刘姥姥算错呢?其实暗示刘姥姥这次还是为抽丰而来。刘姥姥怎会算错呢?她知道五十斤螃蟹仅价值二两五钱银子,怎么会把剩下的三十斤螃蟹算成价值十五两银子呢?她是故装糊涂。故作者把标题叫做"村姥姥是信口开合"。"信口开合",是随口乱说一气的意思。她这一合算,螃蟹的价钱是十七两五钱银子,再加上酒菜,就有了二十多两银子了。这意思是你们吃一顿饭,就花二十多两银子,再行行好罢,再打发我这个数罢,我一回去,一年的关又可度过了。别看刘姥姥是个农村老太婆,却是个"老奸滑"呢!她一来就告诉平儿,说她带来的那些蔬菜瓜果,是头一起摘的留着尖儿的,没敢卖。这意思一方面是说她懂得感恩,拿好的孝敬你们;另一层意思是她那些蔬菜瓜果,若拿去卖,定能卖个好价钱,现带给你们,希望能得到更多的赏赐。平儿很聪明,一听就明白了刘姥姥的意思。于是问"想是见过奶奶了?"意思是要钱还得求凤姐。周瑞家的也明白刘姥姥的来意,当听到贾母凤姐都要留刘姥姥住下,便连忙告诉说这是"天上缘分"。平儿和周瑞家的都好心,忙领着刘姥姥去见贾母凤姐。 二门口该班的小厮们见了平儿出来,都站起来了,又有两个跑上来,赶着平儿叫"姑娘"。平儿问:"又说什么?"那小厮笑道:"这会子也好早晚了,我妈病了,等着我去请大夫。好姑娘,我讨半日假可使的?"平儿道:"你们倒好,都商议定了,一天一个告假,又不回奶奶,只和我胡缠。前儿住儿去了,二爷偏生叫他,叫不着,我应起来了,还说我作了情。你今儿又来了。"周瑞家的道:"当真的他妈病了,姑娘也替他应着,放了他罢。"平儿道:"明儿一早来。听着,我还要使你呢,再睡的日头晒着屁股再来!你这一去,带个信儿给旺儿,就说奶奶的话,问着他那剩下的利钱。明儿若不交了上来,奶奶也不要了,就越性送他使罢。"那小厮欢天喜地答应去了。 小厮嘴里的"姑娘",应是"姑姑"的意思。周瑞家的说的"姑娘",才是“姑娘"的意思。小厮说"这会子也好早晚",应是"不早了"的意思。他那段话的意思是他当班也当了一段时间,况且妈病了,你就准我半天假,好去请大夫。因那小厮前天回家住去,是平儿答应的。偏生贾琏叫他,叫不着,就责怪平儿做人情。故平儿开始才会问他"又说什么?" 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凤姐放高利贷的利钱是由旺儿全权负责的。因袭人刚才借问起月钱一事,故平儿才要他尽快把利钱收上来。 平儿和周瑞家的是送刘姥姥去见贾母和凤姐,去的路上插上小厮请假,并要旺儿尽快把利钱交上来事,是作者惯用的写作手法。 平儿等来至贾母房中,彼时大观园中姊妹们都在贾母前承奉。刘姥姥进去,只见满屋里珠围翠绕,花枝招展,并不知都系何人。只见一张榻上歪着一位老婆婆,身后坐着一个纱罗裹的美人一般的一个丫鬟在那里捶腿,凤姐站着正说笑。刘姥姥便知是贾母了,忙上来陪着笑,福了几福,口里说:"请老寿星安。"贾母亦欠身问好,又命周瑞家的端过椅子来坐着。那板儿仍是怯人,不知问候。贾母道:"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向众人道:"这么大年纪,还这么硬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么大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刘姥姥笑道:"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若我们也这样,那些庄家活也设人作了。"贾母道:"眼睛牙齿都还好?"刘姥姥道:"都还好,就是今年左边的槽牙活动了。"贾母道:"我老了,都不中用了,不过嚼的动的吃两口,睡一觉,闷了时和这些孙子孙女儿顽笑一回就完了。"刘姥姥笑道:"这正是老太太的福了。我们想怎么着也不能。"贾母道:"什么福,不过是个老废物罢了。"说的大家都笑了。贾母又笑道:"我才听见凤哥儿说,你带了好些瓜菜来,叫他快收拾去了,我正想个地里撷的瓜儿菜儿吃。外头买的,不像你们田地的好吃。"刘姥姥笑道:"这是野意儿,不过吃个新鲜。依我们想鱼肉吃,只是吃不起。"贾母又道:"今儿既认着了亲,别空空儿的就去。不嫌我这里,就住一二天再去。我们也有个园子,园子里头也有果子,你明日也尝尝,带些家去,你也算看亲戚一趟。"凤姐儿见贾母喜欢,也忙留道:"我们这里虽不比你们的场院大,空屋子还有两间。你住两天罢,把你们那里的新闻故事儿说些与我们老太太听听。"贾母笑道:"凤丫头别拿他取笑儿。他是乡屯里的人,老实。那里搁得住你打趣他。"说着,又命人去先抓果子与板儿吃。板儿见人多了,又不敢吃。贾母又命拿些钱给他,叫小幺儿们带他外头顽去。刘姥姥吃了茶,便把些乡村中所见所闻的事情说与贾母,贾母益发得了趣味。正说着,凤姐儿便令人来请刘姥姥吃晚饭。贾母又将自己的菜拣了几样,命人送过去与刘姥姥吃。 在刘姥姥眼中,贾府富丽堂皇,众女孩装饰华丽,一个个都跟花儿似的,她应该被迷晕。 贾母在众人口中是"老太太",凤姐口中是"老祖宗",僧尼口中是"老菩萨",刘姥姥称"老寿星"更妙。老年人谁不巴望自己高寿呢?刘姥姥会奉承。 贾母称刘姥姥为"老亲家",是客套话。其实两家关系远着呢,八竿子打不着。 贾母说自己眼花耳聋,记性不好,是事实。前面李纨夸鸳鸯,就提到这点。 贾母爱和宝玉、黛玉等孙子孙女们玩乐,会玩;贾母偏爱吃新鲜瓜果蔬菜,懂吃。她的这些养生法,值得学。 那个坐着帮贾母捶腿,纱罗裹的美人是鸳鸯。 刘姥姥进贾府,又带来板儿,这板儿与贾府有缘。实是作者暗示他将来将成为巧姐的丈夫,凤姐的女婿。 由文中可知,此时的贾母,年纪应在七十上下。 二、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凤姐知道合了贾母的心,吃了饭便又打发过来。鸳鸯忙令老婆子带了刘姥姥去洗了澡,自己挑了两件随常的衣服给刘姥姥换上。那刘姥姥那里见过这般行事,忙换了衣裳出来,坐在贾母榻前,又搜寻些话出来说。彼时宝玉姊妹们也都在这里坐着,他们何曾听见过这些话,自觉比那些瞽目先生说的书还好听。那刘姥姥虽是个村野人,却生来有些见识,况且年纪老了,世情上经历过的,见头一个贾母高兴,第二见这些哥儿姐儿们都爱听,便没了也编出些话来讲。因说道:"我们村庄上种地种菜,每年每日,春夏秋冬,风里雨里,那有个坐着的空儿,天天都是在那地头上作歇马凉亭,什么奇奇怪怪的事不见呢。就像去年冬天,接连下了几天雪,地下压了三四尺深。我那日起的早,还没出房门,只听外头柴草响。我想着必定是有人偷柴草来了。我爬着窗户眼儿一瞧,却不是我们村庄的人。"贾母道:"必定是过路的客人冷了,见现成的柴,抽些烤火去也是有的。“刘姥姥笑道:"也并不是客人,所以说来奇怪。老寿星当个什么人?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梳着溜油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刚说到这里,忽听外面人吵嚷起来,又说:"不相干的,别唬着老太太。"贾母等听了,忙问怎么了,丫鬟回说:"南院马棚里走了水,不相干,已经救下去了。"贾母最胆小的,听了这个话,忙起身扶了人出至廊上来瞧,只见东南上火光犹亮。贾母唬的口里念佛,忙命人去火神跟前烧香。王夫人等也忙都过来请安,又回说"已经下去了,老太太请进房去罢。"贾母足的看着火光息了方领众人进来。宝玉且忙着问刘姥姥:"那女孩儿大雪地作什么抽柴草?倘或冻出病来呢?"贾母道:"都是才说抽柴草惹出火来了,你还问呢。别说这个呢,再说別的罢。"宝玉听说,心里虽不乐,也只得罢了。刘姥姥便又想了一篇,说道:"我们庄子东边庄上,有个老奶奶子,今年九十多岁了。他天天吃斋念佛,谁知就感动了观音菩萨夜里来托梦说:你这样虔心,原来你该绝后的,如今奏了玉皇,给你个孙子。原来这老奶奶只有一个儿子,这儿子也只有一个儿子,好容易养到十七八岁上死了,哭的什么似的。后果然又养了一个,今年才十三四岁,生的雪团儿一般,聪明伶俐非常。可见这些神佛是有的。"这一夕话,实合了贾母王夫人的心事,连王夫人也都听住了。 瞽目先生:说书的盲人。歇马凉亭:休息的乘凉亭子。 刘姥姥讲故事,只是为了逗贾母及这些孩子们开心,但作者应该大有用意。那个十七八岁,梳着溜油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的极标致的姑娘,应该就是薛宝钗的化身。宝钗今年十五,过个二三年,与宝玉完婚后,也是十七八岁样子。这个女孩雪地里抱柴草,"雪抱柴"暗合"薛宝钗"的名字。宝钗喜欢梳溜油光头,如第八回写道:"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纂儿。"大红袄儿,是黛玉的象征,因她前身是绛珠仙子;白绫裙子,又是宝钗的象征。它隐喻着宝钗那时取代了黛玉的位置,成了宝玉的妻子。"白绫裙子"告诉我们,她是个假黛玉,真实身份是宝钗。由此看来,高鹗续集说薛宝钗通过"掉包计"替换掉黛玉,不是完全没有可能。问题是续集说"掉包计"是王熙凤献的,且得到贾母首肯,不足信。贾母不死,二宝完婚不可能,二宝完婚肯定在贾母故后。宝钗雪地里抱柴草,则又是暗示,那时贾府已被抄家,宝钗艰难度日。 "走水"是"着火"的避讳语。东南角马棚着火,谁放的火?记得金钏儿,就是在贾府东南角的井里自尽的。所以这场火,应该就是金钏儿的鬼魂报复。作者把"着火",说成”走水",也是有意给读者提个醒。金钏是金手镯,金钗是双股金簪,两者意思接近。金钏儿死后,王夫人因为没有合适衣服给她妆裹而犯难,宝钗说金钏儿活着时曾穿过她的旧衣,身量相对。于是不避忌讳拿出了两套新衣给金钏儿妆裹去。由此看来,金钏儿是宝钗又一个化身。在第一回中写到,甄士隐家因葫芦庙炸供引起着火,致家破人散。其实那火是隐喻曹家抄家。据此不难得出宝钗是致贾府抄家元凶的结论。贾母说:"都是才说抽柴草惹出火(祸)来了。"也隐喻了这层意思。这结论太可怕了。由于曹公八十回后本散佚,这个结论的真实性就无法证实了。贾母来到廊上,足见火光熄灭才进去。只怕是暗示她对宝钗始终防范着。 刘姥姥很会察言观色,见贾母不喜欢再听刚才讲的故事,忙讲了个让贾母王夫人听了都开心的故事。这个生的雪团儿一般,聪明伶俐非常的小男孩,就是宝玉。 宝玉心中只记挂着抽柴的故事,因闷闷的心中筹画。探春因问他:"昨日扰了史大妹妹,咱们回去商议着邀一社,又还了席,也请老太太赏菊花,何如?"宝玉笑道:"老太太说了,还要摆酒还史妹妹的席,叫咱们作陪呢。等着吃了老太太的,咱们再请不迟。"探春道:"越往前去越冷了,老太太未必高兴。"宝玉道:"老太太又喜欢下雨下雪的,不如咱们等下头场雪,请老太太赏雪岂不好?咱们雪下吟诗,也更有趣了。"林黛玉忙笑道:"咱们雪下吟诗?依我说,还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还更有趣儿呢。"说着,宝钗等都笑了。宝玉瞅了他一眼,也不答话。 本段为第四十九回《玻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设伏。 一时散了,背地里宝玉足的拉了刘姥姥,细问那女孩儿是谁。刘姥姥只得编了告诉他道:"那原是我们庄北沿地埂子上有一个小祠堂里供的,不是神佛,当先有个什么老爷。"说着又想名姓。宝玉道:"不拘什么名姓,你不必想了,只说原故就是了。"刘姥姥道:"这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小姐,名叫茗玉。小姐知书识字,老爷太太爱如珍宝。可惜这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宝玉听了,跌足叹惜,又问后来怎么样。刘姥姥道:"因为老爷太太思念不尽,便盖了这祠堂,塑了这茗玉小姐的像,派了人烧香拨火。如今日久年深的,人也没了,庙也破了,那个像就成了精。"宝玉忙道:"不是成精,规矩这样人是虽死不死的。"刘姥姥道:"阿弥陀佛!原来如此。不是哥儿说,我们都当他成精。他时常变了人出来各村庄店道上闲逛。我才说这抽柴火的就是他了。我们村庄上的人还商议着要打了这塑像平了庙呢。"宝玉忙道:"快别如此。若平了庙,罪过不小。"刘姥姥道:"幸亏哥儿告诉我,我明儿回去告诉他们就是了。"宝玉道:"我们老太太、太太都是善人,合家大小也都好善喜舍,最爱修庙塑神的。我明儿做一个疏头,替你化些布施,你就做香头,攒了钱把这庙修盖,再装潢了泥像,每月给你香火钱烧香岂不好?"刘姥姥道:"若这样,我托那小姐的福,也有几个钱使了。"宝玉问他地名庄名,来往远近,坐落何方,刘姥姥便顺口胡绉了出来。 疏头:为敬神佛而向人募捐的册子。 刘姥姥告诉宝玉,那位雪地里抱柴草的女孩,就是茗玉小姐。这位茗玉小姐的父亲没有儿子,只有她一个女儿。这茗玉小姐知书识字,父母爱如珍宝。显然她是黛玉的象征。然而作者先告诉我们这个故事,是刘姥姥被宝玉追问不过才编出来的。最后当宝玉问及庙名何处及远近时,作者又说刘姥姥顺口胡绉了出来告诉他。这就是说,这位茗玉小姐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那位雪地里抱柴草的女孩不是黛玉,更表明她是宝钗了。 "这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时,一病死了。"这句很重要,应是暗示黛玉死于十七岁时,并是病死的。黛玉发病,直至死亡,肯定源于二宝完婚。这就又为高鹗续集中的黛玉死亡情节,提供了佐证。 宝玉信以为真,回至房中,盘算了一夜。次日一早,便出来给了茗烟几百钱,按着刘姥姥说的方向地名,着茗烟去先踏看明白,回来再作主意。那茗烟去后,宝玉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急的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好容易等到日落,方见茗烟兴兴头头的回来。宝玉忙问:"可有庙了?"茗烟笑道:"爷听的不明白,叫我好找,那地名座落不似爷说的一样,所以找了一日,找到东北上田埂子上才有一个破庙。"宝玉听说,喜的眉开眼笑,忙说道:"刘姥姥有年纪的人,一时记错了也是有的。你且说你见的。"茗烟道:"那庙门却倒是朝南开的,也是稀破的。我找的正没好气,一见这个,我说可好了,连忙进去。一看泥胎,唬的我跑出来了,活似真的一般。"宝玉喜的笑道:"他能变化人了,自然有些生气。"茗烟拍手道:"那里有什么女孩儿,竟是一位青脸红发的瘟神爷。"宝玉听了,啐了一口,骂道:"真是个无用的杀才!这点子事也干不来。"茗烟道:"二爷又不知看了什么书,或者听了谁的混话,信真了,把这件没头脑的事派我去碰头,怎么说我没用呢?"宝玉见他急了,忙抚慰他道:"你別急。改日闲了你再找去。若是他哄我们呢,自然没了,若真是有的,你岂不也积了阴骘。我必重重的赏你。"正说着,只见二门上的小厮来说:"老太太房里的姑娘们在二门口找二爷呢。" 刘姥姥既然是胡绉哄宝玉,茗烟自然找不到茗玉小姐的庙和塑像。茗烟没找到,再次证实那位"雪抱柴"女孩不是黛玉。这东北角朝南向的一座破庙,谁的庙?如今薛家不是住在贾府东北角吗?薛家不也来自南方的金陵吗?所以这破庙里的瘟神爷,应是宝钗的一个化身。又说宝钗是瘟神爷,只怕她还真是致贾府抄家的元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baa.com/hlbzz/11930.html
- 上一篇文章: 聊斋故事三个人和一个葫芦鬼田说古今
- 下一篇文章: 红楼梦里的通灵宝玉,究竟是代表的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