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唐诗欣赏纵横谈)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文译:

渭城清晨下微雨湿润轻扬的行尘,客栈宿舍外嫩绿色的柳树枝在雨水洗过后显得更青翠更新鲜。劝说你再喝尽一杯酒吧,往西出了阳关后就没有老朋友了。

欣赏:

首联,渭城,送别地。朝和客舍,其实暗寓诗人是从长安送过来或赶过来,至少已经住了一宿。朝雨,诗人据实而写,那天早上飘起了微雨,所以采用浥字,抑制尘土飞扬,总能从对事情有利有益的角度,写出安慰人的诗句,未出发就天给洗尘了,还给洗了柳叶。柳青柳新,既写出色彩,点出新春季节时间,又会使人联想到折柳送别,还有就是柳谐音留,说明恋恋不舍。

尾联,除了折柳,还要饯别,那就一杯一杯喝酒,喝到最后,还要再来喝光一杯酒,理由就是这次出远门,那边没有老朋友了,不能像这次这样尽兴喝酒。三句跟二句没粘,而成为对,不符合格律,被称为折腰体。

细释:

安西、渭城、阳关,本诗也出现三个地名,王维也是一个喜欢用地名入诗的诗人。

朝雨是实况,假如出大太阳或大暴雨,诗人也会有写法的。真不懂那么多的解读文章,怎么得出朝雨立马停,雨过天晴正好上路的结论。

首联,有人解读为风景优美,氛围清新,心情轻快,冲淡了离别愁绪。也有人解读出愁惨景象,黯然销魂。导致下联只能用酒浇愁,纾解离恨别愁。

尾联,大多数人解读为王维在劝酒,君指元二。而顾随认为是元二劝王维酒,君指王维,他自信这样理解更恰当,详见集评。

本诗集句对非常有特色。宋白玉蟾、元吴师道、高丽林惟正:劝君更尽一杯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郑少微《思越人集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赢得浮生半日闲。清章甫《妆楼春夜宴集句》:劝君更尽一杯酒,又典春奁半臂金。

本诗影响极大。宋柴望《阳关三叠庚戌送何师可之维扬》(任半塘认为此首亦是檃栝,似乎不妥)、宋祁《拟西出阳关无故人》、彭履道《兰陵王渭城朝雨》、明靳学颜《渭城曲》、陈鎏《益阳旅次见新柳因诵客舍青青柳色新之句漫成》、清田艺蘅《冯先生留燕官舍为客歌阳关三迭便觉归兴益浓醉中赋别》、颜木《阳关三迭并序送范州守迁缮部员外》、杨荣《王摩诘韵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顾太清《思佳客…佩吉鼓阳关三叠,尽一日欢。归途城门将阖,车中口占》都诗题与本诗紧密相关,宋张舜民《京兆安汾叟赴辟临洮幕府南舒李君自画阳关图并诗以送行浮休居士为继其后》、李龏《春日咏怀》、明刘基《忆王孙》、丘浚《集唐句送魏孔渊御史谪判潼川》都直接抄用客舍青青柳色新,宋王安石《送吴显道南归》、释法薰《偈颂》、清查慎行《二月杪偕诸兄弟西阡看梅集句》、现代吴文治《集句赠别》都直接抄用劝君更尽一杯酒。另至少有首宋词句化用本诗。

宋寇准檃括本诗为《阳关引》: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朝雨霁轻尘歇。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更尽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清许棫《酒业戏台联》:正值柳梢青,乍三叠歌来,劝君更尽一杯酒;如逢李太白,便百篇和去,与尔同销万古愁。

《六十种曲》中的《霞笺记》第二十八出、《西楼记》第二十五出、《种玉记》第十六出、《狮吼记》第二出都引用了王维《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本诗因谱入乐府,唐取句首渭城,诗题又作《渭城曲》,唐以后才有作《赠别》《阳关》《阳关曲》《阳关三叠》的。刘禹锡《与歌者何戡》: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白居易《和梦得冬日晨兴》:理曲弦歌动,先闻唱渭城、《南园试小乐》:高调管色吹银字,慢拽歌词唱渭城、许棠《秋江霁望》:落木满江水,离人怀渭城、崔仲容《赠歌姬》:渭城朝雨休重唱,满眼阳关客未归,以上唐诗说明唐时已唱渭城,已成典故。戴叔伦《送别钱起》:阳关多古调,无奈醉中闻。此古调不应指渭城曲。白居易《晚春欲携酒寻沈四著作先以六韵寄之》:最忆阳关唱,真珠一串歌(沈有讴者,善唱西出阳关无故人词),其注解说明阳关唱不是渭城曲。白居易还有《醉题沈子明壁》:我有阳关君未闻,若闻亦应愁杀君,说明白居易也创作过阳关曲。张祜《听歌》:西去阳关第一声、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唱尽阳关无限叠、《赠歌妓》:断肠声里唱阳关、白居易《对酒》:听唱阳关第四声、《荅苏六》:故遣阳关劝一杯、谭用之《江馆秋夕》:谁人更唱阳关曲、冯延巳《蝶恋花》:阳关一曲肠千断,这些诗句只能说明有阳关曲,并不能证明等同于《渭城曲》。所以,任半塘《唐声诗》、、-页:此诗入乐以后,名《渭城曲》。凡称《阳关》者,多数指声,不指曲名。宋人因其唱法有三叠,甚突出,乃改称《阳关曲》或《阳关三叠》,以夺《渭城曲》原名,并与《小秦王》调相混。…阳关三叠之名不见于唐说,乃宋人所提出。…《小秦王》传辞之格调并不同于《渭城曲》,近人已经比勘明确。格调既异,彼此声情亦必异,有不俟言。乃北宋时本曲与《渭城曲》,甚至与《竹枝》,除苏轼外,文人多混用,不顾声情,已不可解。清人谱书中又进一步径以《阳关曲》之名掩盖本曲名;近人信之过笃者,甚至依据上列《小秦王》之辞,以校勘王维《渭城曲》辞之音律,愈出愈奇。未省《小秦王》既从《秦王破阵乐》来,应是凯歌,《渭城曲》完全骊歌,唐人何至混二曲为一?(《唐声诗》渭城曲-页、小秦王页等内容丰富,皆可参考)

王安中《玉楼春送耿太尉赴阙》:且听阳关三叠了、苏轼《和孔密州》:阳关三叠君须秘、《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杳眇三叠萦《阳关》,从王、苏开写阳关三叠后,至清阳关三叠至少出现在85首诗词里。

三叠流传下来的至少有三十三种琴谱,主要分原诗叠(语叠)、原句叠、加词叠三种形式。

一、原诗(句)叠,即语叠。

一是每句叠唱两次,全诗四叠。

二是每句都叠唱三次。

三是第一句唱一次,不叠;二、三、四句,每句叠唱两次。

四是原诗叠唱三次。

五是田艺蘅《阳关三叠图谱》中“唐人三叠法”:

渭城朝雨浥轻尘,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一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三叠)。

六是田艺蘅《阳关三叠图谱》中“连环三叠法”(又名《移宫阳关》《三换头阳关》):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一叠)。

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朝雨浥轻尘。劝君更尽一杯酒,客舍青青柳色新(第二叠)。

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朝雨浥轻尘。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三叠)。

七是田艺蘅《阳关三叠图谱》中“末句重叠法”: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西出阳关无故人。

八是田艺蘅《阳关三叠图谱》中“第三句三叠法”: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劝君更尽一杯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九是杨荫浏的“第二句重复唱法”:

渭城朝雨浥轻尘(第一乐句),

客舍青青柳色新(第二乐句)。

客舍青青柳色新(第三乐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第四乐句,第四声)

十是金建民的“前两句叠唱三遍法”:

渭城朝雨艳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第一声,第一叠)

渭城朝雨艳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第二声,第二叠)

渭城朝雨艳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第三声,第三叠)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第四声)

二、原句叠。

方成培《香研居词麈》卷一曰:`唐人所歌,多五、七言绝句,必杂以散声,然后可被之管弦,如《阳关》诗,必至三叠而后成音,此自然之理。…三叠歌法多种,或为(十一是):

渭城朝雨,渭城朝雨浥轻尘,浥轻尘。

客舍青青,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

劝君更尽,劝君更尽一杯酒,一杯酒。

西出阳关,西出阳关无故人,无故人。

或为(十二是):

渭城,渭城朝雨,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客舍青青,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劝君更尽,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西出阳关,西出阳关无故人。

十三是田艺蘅《阳关三叠图谱》中“依依三叠法”: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一叠)

朝雨浥轻尘。青青柳色新。更尽一杯酒,阳关无故人。(第二叠)

浥轻尘。柳色新。一杯酒,无故人。(第三叠)

比田艺蘅早的陆深《俨山集》:唐王右丞诗,世所传《阳关三叠》词也,调存而叠法废。往在京师,日与王阳明、都南濠论此,或以为每句作三叠歌,或以为止歌落句。三叠迄无定说。而纪载亦各不同。意当时必有谱,而今无所于考也。或以为每句一歌,每歌一叠辄减二字,至三叠,则歌三言矣。言皆成文,颇有纡徐婉曲之调,似尽离别缱绻之情,殊为有理,而亦未知卒合于本词否也?与田艺衡差不多的彭大翼《山堂肆考》:三叠者,以后三句重叠唱之也。一说每曲先七言,中五言,后三言,故谓之三叠。

十四是“贯珠三叠法”: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正序)

渭城朝雨浥轻尘,朝雨浥轻尘,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一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青青柳色新,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更尽一杯酒,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三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无故人,无故人。(第四叠)

《全明诗话》:曰正序者,存右丞之正声也。曰贯珠三叠者,乐之所谓累累如贯珠也。每句第减二字,则三五七言,自成其章,此又意外之妙也。且三叠以纪其实,四叠以尽其变,亦唐人之旧也。

十五是“一串珠三叠法”:

渭城朝雨浥轻尘,朝雨浥轻尘,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青青柳色新,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更尽一杯酒,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无故人,无故人。

《全明诗话》:曰一串珠三叠者,既分一为四,复合四而为一,即唐人歌喉一串珠之谓。初不敢有所增损,以失右丞之本旨也。曲已阕,而意不穷于是,为之余弄焉。

十六是“飞花三叠法”:

渭城,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一叠)

渭城朝雨,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阳关无故人。(第二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无故人。(第三叠)

《全明诗话》:田艺衡曰:往有教坊杨氏,世习此艺,老大浔阳,终沦常调。然亦不过半面弹也。嗣后十年,有金台齐一者,独工正面琵琶,更加一弦以偕五音,此又大奇。盘桓西湖,遍骋其技。于是?绎右丞之旨,摹写《阳关》之情,爰制此曲。于时柳花正飞,漫天作雪,因名《飞花三叠》,即席授齐子。俾调素轸,以度新腔,顷刻之间,遂能神解。

十七是“飞花滚三叠法”:

渭城朝雨,渭城朝雨浥轻尘,浥轻尘。

客舍青青,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

劝君更尽,劝君更尽一杯酒,一杯酒。

西出阳关,西出阳关,西出阳关无故人,无故人。

十八是“十三叠法”:

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渭城朝雨浥轻尘,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渭城朝雨浥轻尘,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原诗。

6、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西出阳关无故人。

7、8、9、10、原诗。

11、渭城朝雨浥轻尘,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2、13、原诗。

《太古遗音》谢琳曰:按三叠之词,始于王维渭城朝雨之作也。或云句句三叠,或云只用第三句三叠。今之为是词,如曰青山无数,白云无数,浅水芦花无数。是又一变而为词中三叠也。

十九是“徐增记录法”:

渭城朝雨浥轻尘,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一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三叠)

《而庵说唐诗》卷十一:徐增曰:“后维偶于路旁闻人唱此诗,为之下泪。后人送行多唱此,谓之《阳关三叠》。附《三叠》唱法于后。

二十是“任半塘臆想推测法”:

渭城朝雨浥轻尘,浥轻尘,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一杯酒,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无故人,无故人。

《唐声诗》页:任半塘曰:传说日本唱此曲,于每句末三字皆一叠,再叠,合原句为三叠。谓唐时相传如此,未知果有此事否。

二十一是日本刊行“魏氏乐谱法”: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一杯酒,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无故人,西出阳关无故人。

年日本芸香堂刊行魏子明辑《魏氏乐谱》有记载,据说为明朝末年避难于日本的魏侯所传。

二十二是“罗元贞叠法”: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一叠)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叠)

西出阳关无故人,无故人。(第三叠)

三、加词叠。

二十三是宋无名氏“《古阳关》叠法”(宋杨提《古今词话》、元杨朝英《阳春白雪》、明李玉《北词广正谱》、清徐立本《词律拾遗》和清《饮定词谱》都有记载此词,有的文字略有不同):

渭城朝雨,一霎浥轻尘。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千缕柳色新。更洒偏,客舍青青,千缕柳色新。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人生会少。自古富贵功名有定分。莫遣容仪瘦损。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只恐怕、西出阳关,旧游如梦,眼前无故人。只恐怕、西出阳关,眼前无故人。

二十四是《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中大石调“阳关三叠小令法”(隋树森《全元散曲》、明朱权《太和正音谱》、李玉《北词广正谱》都收此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千缕。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翠色。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柳色新。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人生会少,富贵功名有定分。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旧游如梦,只恐怕西出阳关,眼前无故人。休烦恼,只恐怕西出阳关,劝君更尽一杯酒,眼前无故人。

本例第一句不叠,第二句前四字三叠、后三字不叠,第四句再叠,唯有第三句三叠。弄柔凝,出现新的三叠,可谓叠中叠,是其特色。

二十五是元杨朝英《乐府新编阳春白雪》中“大石调阳关三叠法”(清徐本立《诗律拾遗》中无名氏《古阳关曲》、张鹤《琴学入门》中《阳关三叠》、近人隋树森《全元散曲》中无名氏《大石调阳关三叠》、《中国传统名曲欣赏》《琴学入万谱》,字句都稍有不同):

(清和节当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霜叶与霜晨)遄行,遄行,长途越度关津,(惆怅役此身)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第一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无复相加仁)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参商各一垠)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日驰神。(第二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芳草碧如茵)旨酒,旨酒,未饮心已先醇,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千巡有尽,寸衷难眠,无穷的伤感(楚天湘水隔远滨,期早托鸿鳞)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如相亲。(第三叠)

噫!从此一别两地相思如梦频,闻雁来宾。〔尾声〕

二十六是黄晓珊《希韶阁琴瑟合谱》中“小阳关三叠法”:

春波绿,暮霭横,灞桥言别兮,黯然销魂。离歌猛听,白发欲生。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兮无故人。杨柳青,杨柳青,柳色撩人万绪纷。长条挽不得行人住,种向江头为谁春。怕听阳关第一声,无情骊驹已在门。(第一叠)

劳劳亭,劳劳亭,亭畔蛩声唧唧喧。万叠云山悲戍客,数声风笛感王孙。朝雨浥轻尘,青青柳色新。更尽一杯酒,阳关无故人。怕听阳关第二声,君向潇湘我向秦。(第二叠)

惜别殷殷,桃花潭水难言深。请君试看分手处,一片芳洲起行云。浥轻尘,柳色新。一杯酒,无故人。怕听阳关第三声,相对无言暮山青。细语叮咛,莫漫天涯滞客星。(第三叠)

二十七是“李冶学乐工法”:

渭城朝雨(和:剌里离赖)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青青(和:剌里离赖)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劝君更尽(和:剌里离赖)一杯酒,西出阳关(和:剌里来离来)无故人,西出阳关(和:剌里来离来)无故人。

二十八是明龚经《浙音释字琴谱》中“阳关三叠扩写法”(共八叠,二至八叠的歌词均与王维原作无关):

沙头过雨: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的那)无故人。(第一叠)

解木兰舟:木兰舟,木兰舟,载不起许多的离愁。人在(你那)西陵,心在东州,心在东州。吴山高耸水东流,东流东流复东流。(第二叠)

辞黄鹤楼:黄鹤楼,黄鹤楼,烟花三月(的那)下扬州。木兰舟,木兰舟,载不起许多的离愁。管送别那长亭依依柳,吴山高耸水东流,东流东流复东流。(第三叠)

迢遥去路:路迢迢,路迢迢,樽酒(的那)尽沙头。伤怀抱,江声日夜吼怒涛。鹔鹴裘,鹔鹴裘,到处(的那)任遨游。浪花浮,浪花浮,大奖泻不尽那离愁。青烟罨那画楼,杨柳溪桥,夜雨扁舟,明月梁州,梁州。吴山高耸水东流,东流东流复东流。(第四叠)

恨逐来潮:月下潮生红蓼汀,柳梢风急坠流萤。长亭短亭,惜别叮咛。梧桐夜雨,恨不同听。为功名,为功名,邮亭驿路飘零,慢敲金镫怆离情,听唱阳关那曲四声。别离轻,别离轻,吴山楚水,踪迹浮萍,长安回首人孤零,孤零。云山围四漠,别录转孤城。朝雨过,浥轻尘,唱渭城柳色青。吴山高耸水东流,东流东流复东流。(第五叠)

风吹杨柳:芳草渡头初雨过,绿杨枝上好风清,绿杨芳草,牵挽离情。长短亭,长短亭,载酒(的那)送君行。景晴明,景晴明,和风丽日,闹那燕莺。云山那万里,何日归程,何日归程。吴山高耸水东流,东流东流复东流。(第六叠)

月照汀洲:月明明,月明明,漏晓(的那)立沙汀。送君行,送君行,无限离情。握手都门,回首你那金陵,那金陵。吴山高耸水东流,东流东流复东流。(第七叠)

叮咛会合:…(第八叠)

肯定还不止上列的二十八种叠法。现存明正德六年(公元年)刊行的谢琳《太古遗音》中《阳关曲》:按:三叠之词,始于王维渭城朝雨之作也。或云:句句三叠;或云:第三句三叠。今之为是词,如曰:青山无数,白云无数,浅水芦花无数,(这被田艺蘅《阳关三叠图谱》列为第五式“阳关三叠琴操”,见《唐声诗》页。我一直没读明白。)是又一变而为词中三叠也。后人以此被之管弦者本此。

其实除了阳关三叠外,还有一叠、四叠、八叠的。一叠的,清吴绮《五月二日同人集克敏堂送药亭归海南东塘还朝南村入九华山修志分得十二文》:可堪更作阳关曲,一叠离歌一处闻、现代顾宪融《洞仙歌》:一叠阳关,乐谱新翻断肠曲。四叠的,贺铸《采桑子》:四叠阳关忍泪闻、李清照《蝶恋花》: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张侃《同乡人别朱希文察判于咏春亭》:阳关四叠不须成、郑清之《昨虽移韵于兰然石鼎联章不可以不成也再赋一则语以殿众作亦骚之乱词云》:四叠阳关人未识、清俞庆曾《南乡子舟至登云桥,怀修梅》:四叠阳关记此桥、文廷式《醉太平》:阳关四叠魂销、现代麦孟华《百字令》:又匆匆唱到,阳关四叠、乔大壮《泛清波摘遍》:四叠阳关,太息尊前故人少。八叠的,宋张耒《汴上观迎送有感》:阳关八叠倒玉船。千叠的,清张祥龄《壶中天石帚韵再答少谷留别》:薄暮千叠阳关。还有叠叠的,宋吴栻《灵岩》:底事阳关叠叠催、何梦桂《王德甫索归一诗留之》:怕杀阳关叠叠催。甚至有无限叠,唐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唱尽阳关无限叠。

宋朝至少有六幅《阳关图》。一是李公麟画,还写诗:渭城柳色休相恼,西出阳关有故人。还出现苏轼、苏辙、黄庭坚和杨慎等宋金元明四朝二十四位诗人的三十二首题此画诗。二是谢蕴文画,晁说之《谢蕴文承议阳关图》:诗吟摩诘如无味,画到阳关别有情。三是修师画,韩驹《题修师阳关图》:风烟错漠路崎崟,倦客羁臣泪满襟。四是僧梵隆画,明张丑《清河书画舫》卷一上有著录。五是刘松年画,明汪珂玉《珊瑚网》卷四十七有著录。六是李嵩画,明陆深《跋阳关图》:右唐王右丞诗,世所传《阳关三叠》词也。调存而叠法废。往在京师,日与王阳明、都南濠论此,或以为每句作三叠歌,或以为止歌落句三叠,迄无定说。而纪载亦各不同。意当时必有谱,而今无所于考也。或以为每句一歌,每歌一叠,辄减二字,至三叠,则歌三言矣。言皆成文,颇有纡徐婉曲之调,似尽离别缱绻之情。殊为有理。而亦未知卒合于本词否也。此图余所藏,李嵩旧本,思斋子命工模之。西土景物,蔼蔼有思致,可备览观,非徒以工为也。因录本词于左方,并识是说以审于思斋子。

校勘:

诗题一作《渭城曲》。青青,一作依依。柳色新,《才调集》作杨柳春,《乐府诗集》作柳色春。

来龙去脉:

首联,上承:魏晋阮籍《咏怀诗》:朝雨洒路、魏晋何晏《言志诗》:微风轻尘起、嵇康《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扇彼轻尘、支遁《五月长斋诗》:靡靡轻尘亡、潘尼《皇太子集应令诗》:曲裾扬轻尘、南北朝吴均《和萧洗马子显古意诗》:采桑渭城南、独孤嗣宗《紫骝马》:玉勒染轻尘、刘峻《登郁洲山望海诗》:轻尘久弭飞、张缵《细言应令诗》:遨游蚁目辨轻尘、朱超《奉和登百花亭怀荆楚诗》:柳色浮新翠、隋李孝贞《咏鹊诗》:东立朝雨霁、柳?《奉和晚日杨子江应制诗》:酒雨减轻尘、唐李颀《送从弟游江淮兼谒鄱阳刘太守》:都门柳色朝朝新。

下启:唐张祜《奉和池州杜员外南亭惜春》:草雾辉辉柳色新、杜荀鹤《御沟柳》:沟边柳色新、贾棱《御沟新柳》:章沟柳色新、高骈《残春遣兴》:画舸轻桡柳色新、宋叶梦得《醉蓬莱辛丑寓楚州》:一曲阳关,断云残霭,做渭城朝雨、曾惇《念奴娇送淮漕钱处和》:翠眉重为唱,渭城朝雨、曹勋《竹马子柳》:经渭城朝雨、洪适《减字木兰花太守移具饯行县偶作》《临江仙》:莫唱渭城朝雨曲、苏辙《戏题》:逢人依旧唱阳关,渭城朝雨今谁听、陆游《醉舞》:渭城朝雨不须歌、廖行之《点绛唇》:烟雨濛濛,细浥轻尘堕、俞德邻《晓行沙上》:宿雨浥轻尘、张舜民《京兆安汾叟赴辟临洮幕府南舒李君自画阳关图并诗以送行浮休居士为继其后》:分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主人举杯苦劝客,道是西征无故人、苏颂《诸公唱和多记经历之事因感昔游复用元韵》:雨浥轻尘未有泥、苏籀《送王机宜归襄阳侍下一首》:小雪轻尘浥、贺铸《虞美人》:渭城才唱浥轻尘、丁谓《柳》:客舍青青乱、周邦彦《蝶恋花》:客舍青青、张景修《选冠子》:恨青青客舍、徐宝之《莺啼序》:渭城客舍青青树、韩淲《次韵巩仲至》:青青客舍付离骚、丁西湖《送吴菊潭游越》:春江柳色新、刘敞《答杜九重过东门船戏作》:况复青青柳色新、史卫卿《春晴》:柳色正青新、吴芾《怀梁丈陈丈》:风暖还惊柳色新、《题碧云亭》:亭前柳色新、文天祥《宴交代宁国孟知府致语口号》:朝路相期柳色新、朱淑真《春日杂书》:似欲藏鸦柳色新、曾巩《游天章寺》:篮舆朝出踏轻尘,拂面毵毵柳色新、李复《再过方山驿》:依然柳色新、晁说之《次韵张姑丈感旧》:闻道江头柳色新、汪莘《次潘别驾韵》:野店溪桥柳色新、虞俦《休日欲报谒林子长值雨不能前用小诗以谢不敏》:朝雨城南柳色新、韩维《太皇太后阁》:小雨频催柳色新、陈刚中《阳关词》:客舍休悲柳色新、金刘迎《楼前曲》:渭城行人朝雨微、韩玉《减字木兰花赠歌者》:记得渭城朝雨后、许古《扇图》:融融和气浥轻尘、元吴全节《送原功大监南归》:渭城朝雨歌三叠、周权《送友东归》:谁唱渭城朝雨曲、白朴《玉漏迟段伯坚同予留滞九江其归也别侍儿睡香予亦有感》:休唱渭城朝雨、叶兰《送翟敬夫之闽中》:微雨浥轻尘、虞集《访杜弘道长史不值道中偶成》:雨浥轻尘道半乾、陈镒《次林彦文县尹韵送刘伯温都事抚安青田》:随车零雨浥轻尘、刘敏中《木兰花慢》:何如渭城客舍,对青青柳色惜离筵、王恽《木兰花慢》:明日河阳客舍,春风柳色青青、明凌云翰《群峰春晓图赠王士贞之官三山》:唱彻阳关酒未阑,渭城朝雨别篱难、李进《金桥柳色》:渭城朝雨离筵散、陈献章《界江八景》:渭城朝雨王维诗、陈霆《酹江月送人之南雍》:做渭城朝雨、岑徵《代端州张太守送梁叠石之定安广文任》:朝雨那堪唱渭城、张家珍《送杨长旦归虎丘》:渭城朝雨尽阳关、明刘崧《小年夜对酒忆吕徐二佥宪》:陌头飞雪浥轻尘、于谦《暮春遇雨》:暖风吹雨浥轻尘、储巏《上元夕饮客》:小浥轻尘觉雨香、卢龙云《三月抵京》、郭谏臣《延津道中》:细雨浥轻尘、黄淮《忆旧游吟》:雨痕留润浥轻尘、郑文康《舒筠澳春日见过》:澹云微雨浥轻尘、童轩《赋得石头城送孙学正之京》:朝来微雨浥轻尘、程敏政《与李宾之游海云寺》:小雨浥轻尘、谢迁《和罗峰先生新春诗》:光霰浥轻尘、黄廷用《送友人出郭》:细雨轻尘浥午风、黄佐《送邹东郭太常往南院》:青青客舍有垂杨、王汝玉《送张文琮之官新城》:正值青青柳色新、苏升《忆故园》:小筑青青柳色新、清王翃《梁州令叠韵观别者》:阳关朝雨渭城西、朱彝尊《上行杯》:朝雨渭城歌罢、李良年《疏影秋柳》:洒渭城朝雨如烟、查慎行《七月朔长假出都诸同年同学祖饯于广宁门外即席留别》:渭城歌最好,朝雨浥轻埃、汪琬《杂兴》:东风吹雨浥轻尘、宋荦《正月十六日送叶慕庐归樊口》:雪浥轻尘霁色开、张鹏翮《春日重游灵泉寺》:杏花时雨浥轻尘、良诚《恭和御制雨中至喀喇河屯元韵》:雨浥轻尘不记程、谭献《长亭怨燕台愁雨和陶子珍》:向客舍浥遍轻尘、缪公恩《江浦留别》:细雨才晴柳色新、许传霈《春仲偕黼臣乘小舟泛西湖,由孤山白沙堤步归,次前韵》:草色青青柳色新、陈廷敬《去岁与牧仲同出西便门今春过此门感旧却寄》:再见渭城新柳色。

尾联,上承:魏晋孙皓《尔汝歌》:上汝一杯酒、曹丕《诗》:眼中无故人、南北朝庾信《拟咏怀诗》:眼前一杯酒…弭节出阳关、《重别周尚书诗》:阳关万里道、《燕歌行》:阳关音信绝能疏、何逊《入东经诸暨县下浙江作诗》:所见无故人、唐李百药《送别》:眷言一杯酒、王昌龄《行路难》:劝君酒,莫辞烦、孟浩然《永嘉别张子容》:何时一杯酒。

下启:唐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劝尔一杯酒、《留别贾舍人至》:劝此一杯酒、《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遥劝仙人一杯酒、《结客少年场行》:笑尽一杯酒、白居易《狂歌词》:劝君酒杯满、吕岩《绝句》:一杯村酒劝君休、杜荀鹤《送人游江南》:满酌劝君酒,劝君君莫辞、不详《妙香词》:劝君酒莫辞、张生妻《梦中歌》:劝君酒,君莫辞、刘长卿《晚泊湘江怀故人》:万里无故人、宋徐铉《春尽日游后湖赠刘起居》:笑折残花劝君酒、刘敞《赠别长安妓蔡娇》:更尽一杯须起舞、周行己《竹枝歌上姚毅夫》:一杯更尽客已醺、刘克庄《水调歌头》:更尽一杯别酒、洪适《韩提舶饯行致语口号》:阳关声里柳吹青,莫辞更尽一杯酒、江湘《赠李崇义应童子科长歌》:更尽一杯酒、周必大《醉落魄》:阳关西出重吹彻、姜夔《自度曲》: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张炎《摸鱼儿别处梅》:叹西出阳关,故人何处,愁在渭城柳、李公麟《小诗并画卷奉送汾叟同年机宜奉议赴熙河幕府》:那堪真别渭城春,渭城柳色休相恼,西出阳关有故人、杨万里《再和云龙歌留陆务观西湖小集且督战云》:不道西出阳关无此杯、苏辙《李公麟阳关图》:西出阳关万里行、范成大《书怀二绝再送文季高兼呈新帅阎才元侍郎》:西出阳关有旧知、刘攽《隐语三首呈通判库部》:何必阳关无故人、李曾伯《沁园春》:自此阳关无故人、柴望《阳关三叠庚戌送何师可之维扬》:君出阳关,明朝无故人、魏了翁《水调歌头》、元李俊民《一字百题示商君祥》、李孝光《水调歌头》:更尽一杯酒、明张灵《对酒》:劝君更尽掌中杯、叶太叔《寒路行》:更尽一杯洗幽咽、文肇祉《韦园同姚元白胡楙礼送姚太史左迁》:更尽一杯燕市酒、梵琦《赠王使君》:西出阳关九千里、吴宽《次韵济之招仲山酌别》:阳关莫先唱,西出路微茫、邢宥《送邱仲深至葫芦口占》:共饮一杯辞别去,君行西出故人无、清毛奇龄《重集阎园醉宿赋赠刘昌言进士暨始大始恢二令君》:更尽亭前酒一杯、姚燮《十三夕诸君重饯妓筵醉后再作长歌》:为君更尽一杯酒、陈廷敬《闾阳驿留别广宁令张云麓》:更尽阳关酒一杯、纪映钟《送徐合素之甘州》:阳关西出草萧萧、当代聂绀弩《赠朱静芳大姐》:劝君更尽一杯茶。

集评:

苏东坡《东坡题跋》卷二(宋《东坡志林》、《仇池笔记》、曾慥《类说》、高似孙《纬略》、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蔡正孙《诗林广记》、明彭大翼《山堂肆考》、清《续通典》等均有类似记载):旧传《阳关》,三叠;然今歌者,每句再叠而已。通一首言之,又是四叠,皆非是。或每句三唱,以应三叠之说,则丛然无复节奏。余在密州,有文勋长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阳关》,其声宛转凄断,不类向之所闻,每句皆再叠,而第一句不叠,乃知唐本三叠盖如此。及在黄州,偶读乐天《对酒》诗云: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注: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以此验之,若第一句叠,则此句为第五声矣。今为第四声,则第一句不叠审矣。(实际白居易自注为“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任半塘《唐声诗》页:其间尚有问题未决。)

《诗人玉屑》:魏庆之曰:折腰体,谓中失粘而意不断。渭城朝雨浥轻尘…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赠别》)…至阳关句,反复歌之。谓之三叠。

《潜溪诗眼》:范温曰:唐人尤用意小诗,其命意与所叙述,初不减长篇,而促为四句,意正理尽,高简顿挫,所以难耳。故必有可书之事,如王摩诘云:西出阳关无故人,故行者为可悲,而劝酒不得不饮,阳关之词,不可不作。

《苕溪渔隐丛话》后卷第九:胡仔曰:右丞此绝句,近世人又歌入《小秦王》,更名《阳关》,用诗中语也。旧本《兰畹集》载寇莱公《阳关引》,其语豪壮,送别之曲,当为第一。亦以此绝句填入。词云: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朝雨霁,轻尘歇,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更尽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彻原作辙,今据宋本、徐钞本校改。)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东坡取《兰畹集》,亦载此词,非也。(此句原作不载此词何也,今据宋本、徐钞本校改。)

《复斋漫录》、吴幵《优古堂诗话》:王维《送元二》诗:`渭城朝雨浥轻尘…西出阳关无故人。李伯时取以为画,谓《阳关图》。予尝以为失。按,《汉书》,上党有天井关,炖煌龙勒有玉门关,阳关去长安二千五百里,唐人送客,西出都门三十里,特是渭城耳。今有渭城馆在焉。即古之渭阳,据其所画,当谓之渭城可也。东坡题《阳关图》诗:龙眠独识殷勤处,画出阳关意外声。皆承其失耳。至山谷《题阳关图》,断章云:渭城柳色关何事,自是离人作许悲。然则详味山谷诗意,谓之《渭城图》,宜矣。

《环溪诗话》:吴沆曰:(尾联)此写送别之真情也。

《深雪偶談》:方岳曰:渭城朝雨浥轻尘…西出阳关无故人。此摩诘《送元二使安西》詩也。世传《阳关图》,亦摩诘手,遂称二妙。惜别诗要须道路临歧缱绻,画态亦然。

《词源》卷下:张炎曰:秦少游《八六子》云: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濛濛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离情当如此作,全在情景交炼,得言外意。有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乃为绝唱。

《四溟诗话》卷四:绝句如王摩诘:广武城边逢暮春,汶阳归客泪沾巾。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与渭城朝雨一篇。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皆风人之绝响也。

《敬斋古今黈》卷四:李冶曰:王摩诘《送元安西》诗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其后送别者,多以此诗附腔,作小秦王唱之,亦名古阳关。予在广宁时,学唱此曲于一老乐工某乙,云:渭城朝雨(和刺里离赖)浥轻尘,客舍青青(和刺里离赖)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不和),西出阳关(和剌里来离来)无故人。当时予以为乐天诗有听唱阳关第四声,必指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耳。又误以所和剌里离赖等声,便谓之叠,旧称阳关三叠。今此曲前后三和,是叠与和一也。后读乐天集,诗中自注云:第四声谓劝君更尽一杯酒。又《东坡志林》亦辨此云:以乐天自注验之,则一句不叠为审。然则劝君更尽一杯酒前两句中,果有一句不叠,此句及落句皆叠。又叠者不指和声,乃重其全句而歌之。予始悟向日某乙所教者未得其正也。因博访诸谱,或有取古今词话中所载,叠为十数句者,或又有叠作八句而歌之者。予谓词话所载,其辞粗鄙重复,既不足采,而叠作八句,虽若近似,而句句皆叠,非三叠本体,且有违于白注。苏志亦不足征。乃与知音者再谱之,为定其第一声云:渭城朝雨浥轻尘,依某乙中和而不叠;第二声云:客舍青青柳色新,直举不和;第三声云:客舍青青柳色新,依某乙中和之;第四声云:劝君更尽一杯酒,直举不和;第五声云:劝君更尽一杯酒,依某乙中和之;第六声云:西出阳关无故人;及第七声云:西出阳关无故人,皆依某乙中和之。止为七句,然后声谐意圆。所谓三叠者,与乐天之注合矣。

《唐音评注》:顾璘云:后人所谓《阳关三叠》,名下不虚。张震辑注:元二,杜诗注:元结也。

《王孟诗评》:刘辰翁曰:此即《阳关三叠》词也,意味悠长。

《唐诗品汇》:谢叠山(谢枋得)曰:唐人饯别必歌阳关三叠,此诗后两句谓劝君更尽,此酒出阳关之外,必求今日故人饮酒之乐,不可得矣。刘辰翁曰:更万首绝句,亦无复近,古今第一矣。

《注解章泉涧泉二先生选唐诗》:谢枋得曰:此即《阳关三叠》也。唐人饯别必歌之,前二句铺叙别时风景,后两句意味悠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乃蛮裔之域,必无故人,求今日故人饮酒之乐,不可得矣。(可与上文互参)

《笺注唐贤绝句三体诗法》:何焯曰:首句藏行尘,次句藏折柳。两面皆画出,妙不露骨。从休文(沈约)“莫言一杯酒,明日难重持”变来。

《麓堂诗话》:李东阳曰:作诗不可以意徇辞,而须以辞达意。辞能达意,可歌可咏,则可以传。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谓之达耳。

《批点唐诗正声》:桂天祥曰:《阳关三叠》,唐人以为送行之曲,虽歌调已亡,而音节自尔悲畅。

《唐诗绝句类选》:敖英曰:唐人别诗,此为绝唱。

《诗薮》:胡应麟曰: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岂不一唱三叹,而气韵衰飒殊甚。渭城朝雨自是口语,而千载如新。此论盛唐、晚唐三昧。…盛唐绝,渭城朝雨为冠。

《唐诗正声》:吴逸一曰:语由信笔,千古擅长,既谢光芒,兼空追琢,太白、少伯,何遽胜之!

《唐诗镜》:陆时雍曰:语老情深,遂为千古绝调。如岑参《送殷寅》:清淮无底绿江深,宿处津亭枫树林。驷马欲辞丞相府,一樽须尽故人心。同此一意,相去远矣。故诗以老练为佳。

《诗话》:陆深曰:王摩诘渭城朝雨之诗,谓之《阳关三叠》,相传已久。而歌叠不传。或曰:凡三歌之。恐或不然。或曰:首歌全句,次歌五字,又次歌尾三字,句凡三歌,谓之三叠,亦未必其果然否也?

《唐诗解》:唐汝询曰:朝雨洗尘,柳堪折矣。杯酒易竭,故人难逢,能不强饮耶?唐人饯别之诗以亿计,独《阳关》擅名,非为其真切有情乎?凿混沌者,皆下风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敖子发曰:渭城客舍,别之地也。朝雨柳色,别之景也。末二句,别之情也。按阳关在中国之外,安西又在阳关之外,行役之远,莫过于此。故谓西出阳关,乃蛮夷之域,必无故人。求今日饮酒叙别,不可复得,安能不劝尽一杯耶?夫唐人饯别诗以亿万计,独《阳关》擅名,非为其真切有情乎?(抄袭唐汝询)谢枋得曰:此即《阳关三叠》词也,意味悠长。唐汝洵曰:信手拈出,乃为送别绝唱。作意者正不能佳。王昌会曰:末句盛唐以前所未道,后人千言万语,岂能出其意外?(抄袭李东阳)蒋一梅曰:片言之悲,令人魂断。

《唐王右丞诗集注说》:顾可久曰:惜别意悠长不露。

《唐风定》:邢昉曰:风韵超凡,声情刺骨,自尔百代如新,更无继者。

《唐诗摘钞》:黄生曰:先点别景,次写别情,唐人绝句多如此,毕竟以此首为第一,惟其气度从容,风味隽永,诸作无出其右故也。失粘,须将一二倒过,然毕竟移动不得,由作者一时天机凑泊,宁可失粘,而语势不可倒转。此古人神境,未易到也。朱之荆曰:阳关,在沙州寿昌县西,唐人饯别,必歌《阳关三叠》。(与《唐贤三昧集彙评》汪洪度评语几乎一样)

《唐音审体》:钱良择曰:刘梦得诗云:更与殷勤唱渭城,白居易诗云:听唱阳关第四声,皆谓此曲也,相传其调最高,倚歌者笛为之裂。

《此木轩论诗汇编》:焦袁熹曰:古今绝调。渭城朝雨浥轻尘下面决不是遇着个高僧,遇着个处士,此钩魂摄魄之说。第三、第四句不可连读。落句冷水一浇,却只是冲口道出,不费寻思。

《诗学全书》(可能伪书):袁枚曰:折柳相赠,出关而故人难逢,能不强饮耶?第三句失粘,又名折腰体,此二首第三句与第四句点题。

《唐诗笺要》:吴瑞荣曰:不作深语,声情沁骨。

《而庵说唐诗》:徐增曰:人皆知此诗后二句妙,而不知亏煞前二句提顿得好。渭城,在咸阳东北,故杜邮也。为何首下此二字?盖所送之客去安西,我送他去,则又在何处?下此二字,以见在渭城送行也。譬如花,先种得根好,然后发得好,开得好。此渭城二字,是根种得好,不患无好花开出来也。朝雨,俗谚云:雨打五更头,行人不要愁。早间落过,日里定晴。浥轻尘,西北地面,所苦者尘沙飞扑,早间有雨,则地滋润而无尘矣,极好行路。客舍,安居谓之宅,一宿谓之舍。青青柳色新,时又当春,柳色一日一日青得好看起来。说柳,则桃红李白在内。人在冬天,见草枯木落,多不愿出门,兹路上无尘,又花明柳媚,只算游春一般,便高兴急着去。此二句精神,全注下二句。于是紧用一劝字。只一杯酒,何必苦劝?夫人当远行,有好友相饯,定然留恋,何必又要主人劝饮,才尽此杯?只因有好时景、好天气,巴不得早行一刻,不饮此一杯酒为妙。主人劝酒,何不说两杯、三杯,止说一杯?中有神理。右丞既饯客,必然要客酩酊尽量,岂客尚余一杯之量,为劝之地乎?要知,此客已饮到尽醉,不能加一滴矣。若人初饮起,即无量的,可强几杯;至醉后,即此一杯酒,一滴一滴饮下去,有好一大时辰在。王维待友之情甚厚,不过留友多得一刻在此盘桓耳。安西,在阳关之外,到安西,必要过阳关,阳关与玉门关相去不远,同在敦煌西界。盖人作客,最难得者是故人,阳关之内,或有故人与君相与如我者,出阳关之外,君亦有故人在乎?君有故人在,不必尽此一杯酒;若无故人在,劝君必须尽此一杯酒。一杯酒中有如许情意,我极爱此一杯二字,我为元二,当更尽十杯,以酬王维劝酒之意方是。此诗之妙,只是一个真,真则能动人。后维偶于路旁,闻人唱此诗,为之下泪。后人送行多唱此,谓之《阳关三叠》,附《三叠》唱法于后…(见前文)

《唐诗别裁》:沈德潜曰:阳关在中国外,安西更在阳关外。言阳关已无故人矣,况安西乎?此意须微参。

《唐诗合解笺注》:王尧衢曰:(诗题)后人送行俱唱,此谓之《阳关三叠》曲。(首句)渭城在咸阳东北,故杜邮也。在渭城送行,先写其地。朝雨尽晴,雨后则尘沙净浥,而地复滋润,甚便于行路也。(二句)一宿谓之舍。柳色青新,正当春日,行兴甚佳。(三句)上二句言景物之可人,则元二便急要去。然故人送别,情在劝杯,若多尽得一杯,尚有一刻之相叙,故于酒极酩酊之后,而更劝其更尽一杯。以酩酊,故须劝,不然,元二宁必待劝哉?(四句)此正劝之之意也。阳关外如有故人,君可不尽此一杯;如无故人在,则此故人之一杯酒安可以不尽!情真语切,所以遂成千古绝调。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宋顾乐曰:送别诗要情味俱深,意境两尽,如此篇真绝作也。

《瓯北诗话》卷十一:赵翼曰:盖此等句,人人意中所有,却未有人道过,一经说出,便人人如其意之所欲出,而易于流播,遂足传当时而名后世。如李太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王摩诘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至今犹脍炙人口,皆是先得人心之所同然也。

《絸斋诗谈》卷五:张谦宜曰:(尾联)凡情真以不说破为佳。此所谓阳关三叠也。唱法失传。诸城张石民曾刻此谱,不过第三句连唱三遍而已。恐未必是以摩诘辨霓裳第几叠证之,或在弦索舞态上验。

《带经堂诗话》《唐人万首绝句选凡例》:王士祯曰:昔李沧溟推秦时明月汉时关一首压卷,余以为未允。必求压卷,则王维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而终唐之世,绝句亦无出四章之右者矣。

《带经堂诗话》:王士祯曰:而右丞渭城朝雨,流传尤众,好事者至谱为《阳关三叠》。

《月山诗话》:恒仁曰:唐人七言绝句,李于鳞推秦时明月为压卷,其见解独出王氏二美之上,王阮亭犹以为未允,别取渭城、白帝、奉帚平明、黄河远上四首。按黄河远上,王敬美已举之矣;其渭城三诗,细味之,实不如秦时明月之用意深远也。

《问花楼诗话》卷一:陆蓥曰:白傅《对酒》句云: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三叠声。阳关声者,即右丞《送元二使安西》诗。诗曰…右丞诗,大意谓远行可悲,饯酒休辞。而三叠之说,久而未得其解。顷从刘太守假得李伯时《阳关图》临本,其后有三叠谱式。略曰:叠者,重也,明也。于文三日。扬子云曰:古理官决罪,三日乃行之。新莽以三日过甚,改从三田,非义也。三叠者,一歌不足以尽其情,故至再至三,犹笛有三弄,瑟有三调,鼓有三挝。旧传《阳关三叠》,今世歌者每句再唱,或每句三唱,皆非是。余得古本,每句再唱,第一句不叠,乃知古本三叠盖如此。图为文待诏临本,题志字画遒媚,可宝也,因录以贻好事者。

《师友诗传续录》:刘大勤问:六朝《清平调》本是乐府,而诸选皆入七言绝句,何也?王士祯答:如右丞渭城朝雨亦绝句也。当时名士之诗,多取作乐府歌之。中晚间如《伊州》《石州》《凉州》《杨柳枝》《盖罗缝》《穆护砂》等,亦皆绝句耳。

《唐诗真趣编》:刘宏煦、李德举曰:只体贴友心,而伤别之情不言自喻。用笔曲折。刘仲肩曰:是故人亲厚话。

《筱园诗话》卷四:朱庭珍曰:王之涣黄河远上、王昌龄奉帚平明、王右丞渭城朝雨三绝句,俱盛传一时,熟于歌妓之口。此皆卓然可传之篇,不愧享大名于古今者也。

《唐诗合选详解》:刘文蔚曰:(首联)雨后轻尘浮浥,而且客舍之柳色青新,景物真可人意。(三句)故人送别,情在劝杯,故于酒极酩酊之后,而劝其更尽一杯。(四句)阳关居中国之外,安西又居阳关之外。阳关已无故人矣,况安西乎?此故人之一杯酒安可以不尽也。(抄袭王尧衢、沈德潜)

《唐诗三百首注疏》:章燮曰:(首句)送行时,正值朝雨初霁之候。浥,湿润也;其另一版本作净也。(二句)送行处,正值柳舒春色。客舍,饯别送行也。(尾联)玩更字,当散席后酌酒一杯,殷勤再劝。下句临别赠言,有一段离群索居之苦。

日本《作诗质的》:冢田大峰曰:渭城朝雨浥轻尘…西出阳关无故人。此王维诗,以今时作者视之,则淡薄平易,且何新奇之有,不可敢以为秀绝也。然唐人以来,以为绝调,或称渭城曲,或称阳关曲,乃为三叠歌曲,相传而不废。斯诗所以为诗亦可以知也,专尚其声调尔。

《唐诗评注读本》:王文濡曰:朝雨湿尘,不碍行旅,柳青客舍,足遣离衷,此杯中物,何敢多劝?因阳关西去,无复故人同饮,愿君更尽一杯也。临别赠言,情真意切,遂成千古绝调。

《新体评注唐诗三百首》:张萼荪曰:临别赠言,情真意切,音节之妙,尤其余事。

《评注唐诗读本》:王承治曰:劝饮之情,真挚如许。

《评注唐诗三百首》:朱益明曰:首句说,送行时正逢朝雨初晴,次句说,送行处已见柳色舒青,天时既好,景物又佳,正可出门动身。酒是饯行用的,更尽一杯,殷勤劝饮,大有依依惜别的情意,西出阳关,便是塞外地方,阳关外如有故人,君不妨少喝一杯;如无故人,这一杯酒怎可不尽量喝下去?说得情词恳切,一派天真,所以成为千古绝调!

《白话注释唐诗三百首读本》:梦花馆主曰:是有临别赠言的意思。

《注释做法唐诗三百首》:朱麟曰:起二句写送行时和送行地,末复把酒相劝。临别赠言,想见情真意切。

《唐诗三百首详析》:喻守真曰:这是送别的歌词。渭城指送别之地,朝雨、柳色是点时令景物。三四句写送别,三句是写临别再留,四句是道声珍重之意。送别诗除写景外,总须从情感上立言,方能动人,此诗写朝雨裛尘,客舍柳青,已现一种愁惨景象。不待下文临别赠言,已觉黯然销魂。后文殷殷劝酒,依依话别,尤见真挚的友谊。

《唐人绝句精华》:刘永济曰:此诗经乐工采以入乐,名《渭城曲》。乐工采诗入乐时,用裁截及重叠两种方法,使整齐字句成为长短句,以便歌唱。此诗则每句三叠,故又名《阳关三叠》。

《千首唐人绝句》:刘拜山曰:上二句明写景色,暗寓送别。下二句更劝一杯,离情迸发,弥见意真语挚。

《全唐绝句选释》:李长路曰:首句说朝雨洗尘,二句说春暖柳新,三句为壮行色,末句叹关外白草黄沙,再难有故友相逢。末句是名句,可称史诗。

《唐贤三昧集彚评》:张宗松曰:渭城朝雨,妙绝古今,却不能言其妙在何处,辟如右军《兰亭》,一时兴会所至,偶然得之,欲复作一首便难。汪洪度曰:惜别意悠长不露。黄培芳曰:《阳关三叠》,古今艳称音节最高者。按,三叠为度曲者叠第三句也。相传倚笛亦为之裂。潘德舆曰:此诗甫出,即传诵朝野,无间然者,只是尽而不尽四字,不尽则不入骨,不尽而尽,则不入神,此诗信乎入骨入神矣。此诗所以为绝调者,以其沉痛入骨,复自在入神也,诗至入骨入神止矣。

《驼庵诗话》:顾随曰:以纯诗而论,以为艺术而艺术而论,前两句真是唐诗中最高境界。而人易受感动的是后两句,荒草白沙,漠无人迹,其能动人因其伤感性打动人的心弦。

《顾随讲唐宋诗》85页:顾随曰:末二句够味儿。沈归愚以为乃王劝其友人语,余以为乃其友人语,二者相较,此意为恰。

《唐诗综论》:林庚曰:所谓更尽一杯,自然就不止一杯,那所谓尽,其实便是无尽,韦庄词: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那么,所谓无故人,其实又正是有故人了。这里文思反复,不可辨识,所以不流于巧而只觉得浑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baa.com/hlbyf/9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