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攸关药盒上有这8个字千万不要随便吃
“咳咳咳……” “让你多穿点衣服你不穿,怎么样,感冒了吧?那个罐子里头应该还有感冒药,去搞点吃吃。” “我该吃哪个?” “文化人还问我,看看你的症状跟哪个比较配……” 感冒灵、板蓝根、白加黑、莲花清温胶囊……很多人家里的感冒药都快赶上药店了,齐全得很。 吃错感冒药治病的案例每年都有,不管是经验老道的长辈,还是知识渊博的高材生,都有人中招过。 感冒药名字暗含禁忌,很多人对此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但也没把它当一回事。今天,我把这些常见感冒药的禁忌统统罗列出来,需要的可以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毕竟,生活中,头疼脑热、发烧流鼻涕都是常有的事,吃药之前再看一眼禁忌事项,避免吃错药了。 1.“疏风”:风寒感冒的不要吃 中医根据症状的不同,把感冒分为三种:风热感冒、风寒感冒、风湿感冒。风湿感冒多见于夏天,主要是由暑湿引起的。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风寒感冒多是受凉了导致的,发热轻,无汗,流清鼻涕,口不渴,而风热感冒会发热重,有汗,头胀痛,鼻塞黄涕,痰粘或黄,口干喜饮。 带有“疏风”二字的感冒药都是治疗风热感冒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区分。 风热感冒中成药:银翘解毒片、板蓝根颗粒、清开灵胶囊、感冒退热颗粒、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 风寒感冒中成药: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荆防颗粒、感冒软胶囊、通宣理肺丸、外感风寒冲刺等。 .“氨”和“酚”:消化道溃疡者应慎用 对乙酰氨基酚是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约80%的抗感冒药都含有它。它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虽然短期用伤害较小,但消化道溃疡患者服用期间应注意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停药。 正是由于很多感冒药中都含有乙酰氨基酚的成分,所以如果多种感冒药混合着吃,就容易出现此成分过量,伤害肝脏。 乙酰氨基酚的安全剂量:用于退热,成人一次0.3~0.6g,每隔4小时1次,或一日4次,一日安全剂量不宜超过g;用于镇痛,成人一次0.5~1g,一日3~4次,一日安全剂量不宜超过4g(包括复方制剂、栓剂、静脉制剂等)。儿童按体重一次10~15mg/kg,每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每4小时不多于5次。用药不超过3天。 3.“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慎用 右美沙芬常用来治疗咳嗽的药,含此成分的感冒药名字里多有“美”字。 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患者服用这类药要谨慎,因为它化不了痰,还会让你的痰出不来,导致呼吸道阻塞,存在窒息隐患。咳嗽有痰的人一定不要吃这类药。 4.“麻”:高血压患者不宜用 “麻”是指含有伪麻黄碱,它能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血压、血糖、眼压增高,因此有高血压、高血糖,或者眼压高的人千万不要吃这类药,误食可能会导致血管破裂,引起中风。 5.“扑”和“敏”:司机不宜用 扑尔敏是缓解感冒引起的鼻塞、打喷嚏的症状,名字里带有“扑”、“敏”的感冒药含有此成分。因为服用扑尔敏后会出现嗜睡、困倦的情况,所以吃药期间一定不能开车。 常见感冒药的主要用途 板蓝根:主治风热感冒,对风寒感冒者服用则没有效果,对很多传染病也无效。 白加黑: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盐酸伪麻黄碱和氢溴酸右美沙芬。治疗和减轻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周身四肢酸痛、喷嚏、流涕、鼻塞、咳嗽等症状。 感冒灵颗粒:成分是三叉苦、金盏银盘、野菊花、岗梅、咖啡因、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薄荷油。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和咽喉肿痛等症状。 感冒清热颗粒:为解表剂,具有疏风散寒,解表清热之功效。主治风寒感冒,症见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藿香正气胶囊: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风湿感冒。 以岭连花清瘟胶囊:主要成分为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等。主要用来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引起的高热、恶寒、四肢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等。 蜜炼川贝枇杷膏(京都念慈菴):主要成分为枇杷叶、水半夏、川贝母、杏仁等。主要适用于治疗肺燥咳嗽、痰黄而且黏。 银翘解毒颗粒:主治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上面列举的这些感冒药都是一般家庭比较常见的,除了这些,市面上还有很多不同功效的感冒药。 感冒是小事,但是如果吃错药,小事也可能变成大事。感冒了,先搞清楚自己的症状,根据症状,再选择对症的感冒药,千万不要再随随便便拿到啥就吃啥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家都爱看 失眠的人癌症更高发!老中医每天这样吃,安睡到天亮!还能补肾、黑发总是尿频尿急尿不尽?你的生命腺出问题了!中医教你一招就能化解不论男女,每天坚持喝“开水冲鸡蛋”,5种好处会悄悄找上门!饭后胃胀怎么缓解?如何调理手脚发冷?肚脐里的“泥”能不能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baa.com/hlbyf/8871.html
- 上一篇文章: 人到中年随身备个救命的小药盒吧
- 下一篇文章: 黄皮果和龙宫果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