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宾逊全球亚洲区物流与运输总监林威志国际
南京白癜风皮肤病研究所 http://m.39.net/pf/a_5606879.html 国际合同物流企业在中国如何生存发展,中国市场如何支持国际合同物流企业的发展? 罗宾逊全球亚洲区物流与运输总监林威志 (本文根据9月6日物流沙龙主办的“合同物流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现场录音整理) 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的物流市场全球第一,且逐年在增长,远远地把美国甩在第二,这是好事。此外,它占GDP的比例从之前的16%降到14%,在年还会降到11%,而日本是4%,欧美国家是8%。,因此我们对中国市场是非常看好的。 商业环境在变化,客户不断地在增加他的需求,企业需要不断去满足他的需求,在这样一个物流低利润市场,还要去增加、还要去成长,基本上是非常有难度的。另外重资产没有不好,但比较大规模重资产的合同物流,有一个缺点,就是它只能做标准化、规模化,没有办法去做客制化,即所谓的差异化。但我们非常乐意跟这些所谓的重资产运力合作。 中美合同物流差距 美国排名在前面的这些合同物流都是属于比较轻资产的。重资产没有不好,轻资产拥有更好的优点是灵活度,因为更能专注让我们中小的物流企业,用他们比较小的投资更专注于他们的资产,发挥他们的核心竞争,我想这是最大的区别。 美国非常重视科技能力,不管是供应链一体化、门到门的供应链服务,其实这是大同小异,除了需要提供一般传统的运输,还要做仓储加时服务。如果是一个全球物流公司,可能还要提到海、空运、铁路、仓储、配送,甚至还要考虑到整个跨国、跨境的合同物流。 相对来讲,中国客户对成本非常的敏感。这和90年代的美国类似,也有相似的发展历程。而从目前的发展范围来讲,有一点非常不一样,就是我们的客户跟我们的续约率是80%以上,同时合同也是3年以上。因此,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货源和规模才可以成标准化和达到降低成本,这是跟国内比较不一样的地方。但必须说这是一个过程,有竞争是好事。 在国内发展的合同物流,其实最关键的还是跟政府的法令政策有关系,不管是“一带一路”将中国企业带到整个欧亚大陆;或是中国制造,所谓的工业4.0,其实是将很多的技术、物联网、智联设备应用到物流上;还是互联网+运输(即无车承运人)、互联网+智能、互联网+整个快递配送或者是互联网+供应链(新零售),这些都不断在给物流增加很多不同的需求和挑战。 我这边跟大家开个玩笑,中国政府要扶持什么,其实要靠一个事情——补助。不管是中欧班列,或是新能源汽车,还是现在最热门的话题——无车承运人。当然,一些政策比如说像“”治超,短时间对物流企业的压力很大,他的物流成本会增高,但这个规范对整个行业都是好事,美国也是从不规范一路走过来的。 合同物流的趋势 物流的发展一定是从规模、标准、网络开始,最后走向全球化,这是关键。未来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公司合并,也出出现很多智慧物流、黑科技,包括现在最热门的无人车、无人机、智能仓储,甚至区块链。此外多式联运也是一个很好的趋势目前它在国内市场还是比较低,而在发达国家包括美国,这个比例基本上在30%-40%,国内目前只占3%。 合同物流最主要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未来的合同物流一定是所谓的科技型、平台型、产品型、智能型。首先合同物流企业要有一个产品定位,其次要有很强大的解决能力及方案设计能力,同时运用所谓的科技平台去整合资源,中间搭配资产的运力、黑科技利用智慧的数据,收集数据,不断做优化,帮客户做一个解决方案,不断地优化成本,这便是未来的趋势。 罗宾逊是怎么做合同物流的? 轻资产模式 轻资产无外乎围绕着人才、流程、科技这三个元素。人才,你们没有车,为什么你们的客户不跳过你去找我们的车队呢?第一个,我们找的不是司机,我们提供的人才是能够帮客户做解决方案,解决客户的痛点,同时能设计非常明确的SOP跟所谓的流程去管控我们的供应商和我们的成本,这就是所谓的人才跟流程。 人性化的一站式服务 我们最重视的就是打造人性化的一站式服务,即所谓的人才。什么意思呢?我个人觉得合同物流不应该只是最后一公里路,而是从0到1的前置作业。比如“一带一路”相关的法令出台,企业能够站在客户的前面,制造这个解决方案去执行,这便是人性化的服务,关键还是在人才。 在可视化追踪上,在中国市场上的很多客户不喜欢用我们的科技平台,他喜欢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baa.com/hlbjb/9603.html
- 上一篇文章: 亚士创能物流招标对外透出了什么讯
- 下一篇文章: 亚洲物流双年展还看京东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