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甘露聚糖肽后会不会出现副作用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8642.html

一、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话说宝玉见收拾了外书房,约定与秦钟读夜书。偏那秦钟的秉赋最弱,因在郊外受了些风霜,又与智能儿偷期缱绻,未免失于调养,回来时便咳嗽伤风,懒进饮食,大有不胜之态,遂不敢出门,只在家中养息。宝玉便扫了兴,只得付于无可奈何,且自静候大愈时再约。

第十四回写到,有个人因宝玉外书房完竣,要支买纸料糊裱,就持上帖儿找凤姐要对牌。现外书房建好了,宝玉本打算与秦钟在此夜读,谁知这秦钟白面书生,体质弱,经不起郊外风霜,又兼多次和智能儿幽期密约,云雨缱绻,结果病倒了。现夜读不能够了,宝玉无可奈何。

那凤姐已是得了云光的回信,俱已妥协。老尼达知张家,果然那守备忍气吞声的受了前聘之物。谁知那张家父母如此爱势贪财,却养了个知义多情的女儿,闻得父母退了前夫,他便将一条麻绳悄悄的自缢了。那守备之子闻得金哥自缢,他也是个极多情的,遂也投河而死,不负妻义。张李两家没趣,真是人财两空。这里凤姐却坐享了三千两,王夫人等连一点消息也不知道。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的作为起来,也不消多记。

张金哥和守备公子,深情重义,双双殒命,张李两家人财两空,就是报应。凤姐贪恋钱财,成了间接杀手。但她不知以此为戒,反而胆识愈壮,更加恣意妄为起来,后来还不知做过多少次同样谋财害命的事。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到贾王二府败落时,各路仇家必会找上门来,那时便是"哭向金陵事更哀"了。

一日正是贾政生辰,宁荣二处人丁都齐来庆贺,热闹非常。忽有门吏忙忙进来,至席前报说:"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降旨。"唬得贾赦贾政等一干人不知是何消息,忙止了戏文,撤去酒席,摆了香案,启中门跪接。早见六宫都太监夏守忠乘马而至,前后左右又有许多内监跟从。那夏守忠也不曾负诏捧敕,至檐前下马,满面笑容,走至厅上,面南而立,口内说:"特旨:立刻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说毕,也不及吃茶,便乘马去了。贾政等不知是何兆头,只得急忙更衣入朝。

贾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不住的使人飞马来往探信。有两个时辰工夫,忽见赖大等三四个管家喘吁吁跑进仪门报喜,又说:"奉老爷命,速请老太太带领太太等进朝谢恩。"等语。那时贾母正心神不定,在大堂廊上伫立,那邢夫人、王夫人、尤氏、李纨、凤姐、迎春姊妹以及薛姨妈等皆在一处,听如此信至,贾母便唤进赖大细问端的。赖大禀道:"小的们只在临敬门外伺候,里头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后来还是夏太监出来道喜,说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后来老爷出来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速请老太太领着太太们谢恩。"贾母等听了方心神安定,不免都洋洋喜气盈腮。于是都按品大妆起来。贾母带领邢夫人、王夫人、尤氏,一共四乘大轿入朝。贾赦、贾珍亦换了朝服,带领贾蓉、贾蔷奉侍贾母大轿前往。于是宁荣两处上下里外,莫不欣然踊跃,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

第十一回为贾敬庆寿辰排家宴,当时有镇国公牛府等六家,忠靖侯史府等八家及南安郡王、东平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四家都持帖送来寿礼。所以可以确定那是贾敬的六十大寿。这里说的是贾政的生辰而非寿辰,来人也只有宁荣二处人等,且未说六公八侯四王送礼之事,所以基本可以确定这是贾政的五十岁生辰。

曾有人对元春判词中的"二十年来辨是非"中的"二十年"很纠结,不知这"二十年"是指她入宫前还是指她入宫后?这"二十年"肯定不是指她入宫前的二十年。一则至少在五岁之前她不知"辨是非",二则古时入宫的年龄一般在十二三岁,不会等到二十岁。古时女子上了二十岁,弄不好二三个孩子都有了,还入什么宫?第二回冷子兴告诉贾雨村说贾珠是头胎,元春是二胎。若贾政十五岁结婚,贾珠至多在他十六岁那年出生,元春至多在他十七岁那年出生,等到元春入宫时贾政那时约三十岁左右。现贾政五十岁,元春刚好在宫中生活了约二十年。

夏守忠是六宫都太监,说明他是后宫太监总管。他和第十三回提及的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相比,职务低多了。他不过是戴权手下一个部门(后宫)里的头头而已。

元春入宫时仅是个女史,算来现在也该有三十三四岁了。现突然间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又加封为贤德妃,真是好消息吗?

凤藻宫尚书,就是后宫的最高领导人。又凤藻还有才华高的意思,这凤藻宫尚书可能还指她成了皇帝秘书之类的官。加封贤德妃,说明她由女史变成了皇妃。表面看上去,确实是大喜讯,元春在宫中小心翼翼二十年,终于熬出头了。但这喜讯却来得很诡秘。一是宣旨人的级别不够,夏守忠仅是个六宫都太监,这说明皇上对贾府很轻视。二来没有正式的诏书敕谕,夏守忠传来的仅是圣上口谕,不合程序规范。三是这夏守忠不仅连半句恭维话没说,并且连茶都不喝便策马而去,流露出对贾府的不屑一顾。

这么大的喜讯,贾府诸人事先一点消息都不知道,人人倒惶惶不安起来,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秦可卿的送殡路上,四王五公齐来搭棚路祭,其中北静王最引人注目。他是皇上的亲兄弟,却站到了皇上的对立面上。他与贾府人称兄道弟,必然会引起皇上的警惕。皇上借晋封元春为名,意在明的拉拢暗中警告贾府。正是出于警告贾府的目的,皇上才会派一个级别不高的人来宣旨,且没有给出正式的诏书敕谕。既没有正式的诏书敕谕,皇上今后要除掉元春就可不费吹灰之力。夏守忠是"舍死忠"的意思。他"舍死忠"的是皇上,既然皇上对贾府的态度是明拉实打,他自然心领神会,故而才会对贾府不恭不敬。皇上的这个所谓"晋封""加封",肯定得瞒着北静王及其党羽,所以贾府才会一点讯息都不知,既而贾府诸人才会惶惶然不知是吉是凶。

黛玉进荣府,走的是西角门,现朝中大臣来宣旨,荣府才启中门跪接,这说明平时一般情况下是不开中门的。

宁府的管家是赖二(乃二),荣府的管家倒是赖大(乃大)。按理宁府是长房,荣府是次房,宁府"乃大",荣府"乃二"。作者这样安排他们兄弟俩,实则暗示荣府的地位声势盖过了宁府。

贾母丈夫贾代善曾袭一品爵将军,邢夫人丈夫贾赦承袭一品爵将军,王夫人丈夫贾政是工部员外郎,现女儿元春是妃子,尤氏丈夫贾珍是三品爵威烈将军,她们都是诰命夫人,故得穿上按品级朝服入朝。李纨丈夫贾珠已死无官职,凤姐丈夫贾琏仅捐了个同知,不是正式官员,她俩不是诰命夫人,自然没资格入朝。

谁知近日水月庵的智能私逃进城,找至秦钟家下看视秦钟,不意被秦业知觉,将智能逐出,将秦钟打了一顿,自己气得老病发作,三五日光景呜呼死了。秦钟本自怯弱,又带病未愈,受了笞杖,今见老父气死,此时悔恨无及,更又添了许多症候。因此宝玉心中怅然如有所失。虽闻得元春晋封之事,亦未解得愁闷。贾母等如何谢恩,如何回家,亲朋如何来庆贺,宁荣两处近日如何热闹,众人如何得意,独他一个皆视有如无,毫不曾介意。因此众人嘲他越发呆了。

智能不遵佛规,和秦钟深情缱绻,当然得逃出来。遗憾的是净虚老尼自己不"净虚",对待徒弟却很苛严。

秦业本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因秦钟不争气,一气之下引起旧病复发,于是一命呜呼。气死老父亲,秦钟罪大。

秦钟和贾瑞相比,最大不同是他在临死前尚知憣然悔悟。

宝玉向来不热心功名,姐姐的晋封自然难激发起他的兴趣。他是情痴,能牵动他心的无疑只有秦钟的病情和黛玉的安危。

且喜贾琏与黛玉回来,先遣人来报信,明日就可到家,宝玉听了,方略有些喜意。细问原由,方知贾雨村也进京陛见,皆由王子腾累上保本,此来后补京缺,与贾琏是同宗弟兄,又与黛玉有师从之谊,故同路作伴而来。林如海已葬入祖坟了,诸事停妥,贾琏方进京的。本该出月到家,因闻元春喜信,遂昼夜兼程而进,一路俱各平安。宝玉只闻得黛玉"平安"二字,余者也就不在意了。

凤姐的叔父王子腾虽然从未正式露过脸,但他就像一个影子,总在左右着一些人的命运。是在他的举荐下,使得罢官后的贾雨村成了应天府尹,雨村对他感激涕零,胡断葫芦案,使得杀人犯薛蟠逍遥法外。现如今又是他在皇上面前多次举荐说雨村可重用(累上保本),使得雨村官越做越大,现又来后补京缺。凤姐也借着他的名誉,以势压人,逼死了张金哥和长安守备之子这一对苦命鸳鸯。这王子腾结党营私,培植亲信,决没有好下场。

在第十四回中,从苏州回来的昭儿告诉凤姐,贾琏黛玉将于年底回来。这里说贾琏黛玉本该出月回来,即下月回来,所以现在是十一月份。所以可以确定贾政生于十一月份,元春晋封、加封于十一月份。

宝玉最牵挂的是黛玉的平安,由于他向来鄙视官场,对雨村的升迁一点兴趣都没有。故说"余者也就不在意了。"

好容易盼至明日午错,果报琏二爷和林姑娘进府了。见面时彼此悲喜交接,未免又大哭一阵,后又致喜庆之词。宝玉心中品度黛玉,越发出落的超逸了。黛玉又带了许多书籍来,忙着打扫卧室,安插器具,又将些纸笔等物分送宝钗、迎春、宝玉等人。宝玉又将北静王所赠鹡鸰香串珍重取出来,转赠黛玉。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遂掷而不取。宝玉只得收回,暂且无话

"见面时彼此悲喜交接,未免又大哭一阵,后又致喜庆之词。"其实指的是贾母。由此再次表明,贾母是多么爱她的外孙女黛玉。

本段文字虽短,却牵涉到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林家世代侯爵,林如海又供职于肥差巡盐御史,但林家支庶不盛,没甚亲支嫡派,现林如海故去,林家的财产当然是全归黛玉继承。可黛玉带来的只是书籍和一些纸笔之物,这就让人难以理解了,林家的财产哪去了?我想这也不难理解,贾琏肯定得向贾母汇报这方面的情况,林家财产的实际掌控权今后肯定在贾母手里。就算林如海为官清廉,但至少可以肯定黛玉自九岁入贾府,直至十七岁香消玉殒,这八年间并不是白吃白喝贾府的。

宝玉将北静王所赠鹡鸰香串转赠黛玉,黛玉亳不客气地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既而掷下不取。这让一些人脑门洞开,据此大做文章,我不免忍俊不禁。他们说后来圣上降旨,要把黛玉许配给北静王,黛玉是抗旨不从而死的。宝玉将北静王所赠鹡鸰香串转赠黛玉,无意中使他成了黛玉和北静王之间的牵线人。

皇上和北静王本就不对付,他怎会做这桩吃力不讨好的蠢事呢?通过上回分析,我们知道北静王是位贤王,他会强迫黛玉嫁他吗?事实上拿过这鹡鸰香串的除了皇上和北静王外,还有贾政和宝玉,我们总不能说后来黛玉被逼嫁母舅贾政罢。我们解读红楼,首先应弄清每件事的真实起因,若不作仔细分析,就轻易妄加推测,只怕会离曹公本意越来越远。鹡鸰香串珠,代表的是兄弟情伤,宝玉将他转赠黛玉,明显的是对象不符。黛玉拒收鹡鸰香串珠,正表明她深厚的古文学功底。另外,她怎愿意和宝玉之间有"情伤"呢?宝黛情深,黛玉无非是借此在宝玉面前使使小性子,耍耍娇罢了。仅此而已。

且说贾琏自回家参见过众人,回至房中。正值凤姐近日多事之时,无片刻闲暇之工,见贾琏远路归来,少不得拨冗接待,房内无外人,便笑道:"国舅老爷大喜!国舅老爷一路风尘辛苦。小的听见昨日的头起报马来报,说今日大驾归府,略预备了一杯水酒掸尘,不知赐光谬领否?"贾琏笑道:”岂敢岂敢,多承多承!"一面平儿与众丫鬟参拜毕,献茶。贾琏遂问别后家中的诸事,又谢凤姐的操持劳碌。凤姐道:"我那里管得这些事!见识又浅,口角又笨,心肠又直率,人家给个棒槌,我就认作针。脸又软,搁不住人给两句好话,心里就慈悲了。况且又没经过大事,胆子又小,太太略有些不自在,就吓得我连觉也睡不着了。我苦辞了几回,太太又不容辞,倒反说我图受用,不肯习学了。殊不知我是捻着一把汗儿呢。一句也不敢多说,一步也不敢多走。你是知道的,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们,那一位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地抱怨。坐山观虎斗、借刀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油瓶儿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武艺。况且我年轻,头等不压众,怨不得不放我在眼里。更可笑那府里忽然蓉儿媳妇死了,珍大哥又再三再四在太太跟前跪着讨情,只要请我帮他几日,我是再四推辞,太太断不依,只得从命。依旧被我闹了个马仰人翻,更不成个体统,至今珍大哥还报怨后悔呢。你这一来了,明儿你见了他,好歹描补描补,就说我年纪小,原没出过世面,谁叫大爷错委他的。"

拨冗:于忙碌中抽出时间。掸尘:洗尘。赐光谬领:赏光和错爱领情。

从凤姐的这一大段话里,可以看出二点来。一点是她谎话连篇,意在贾琏面前表功,流露出洋洋得意之态;二点是她好口才,善用民间俚语,语言清新活泼。曹公是语言大师,这些活脱脱的语句,真值得我们好好借鉴学习。

正说着,只听外间有人说话,凤姐便问:"是谁?"平儿进来回道:"姨太太打发了香菱来问我一句话,我已经说了,打发他回去了。"贾琏笑道:"正是呢。方才我见姨妈去,不防和一个年轻的小媳妇子撞了个对面,生的好齐整模样。我疑惑咱家并无此人,说话时因问姨妈,谁知就是上京来买的那小丫头,名唤香菱的,竟与薛大傻子作了房里人,开了脸,越发出挑的标致了。那薛大傻子真玷辱了他。"凤姐道:"嗳!往苏杭走了一趟回来,也该见些世面了,还是这样眼馋肚饱的。你要爱他,不值什么,我去拿平儿换了他来如何?那薛老大也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这一年来的光景,他为要香菱不能到手,和姨妈打了多少饥荒。也因姨妈看着香菱模样儿好还是末则,其为人行事,却又比别的女孩子不同,温柔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他不上呢,故此摆酒请客的费事,明堂正道的与他作了妾。过了没半月,也看的马棚风一般了,我倒心里可惜了的。"一语未了,二门上的小厮传报:"老爷在大书房等二爷呢。"贾琏听了,忙忙整衣出去。

这里凤姐乃问平儿:"方才姨妈有什么事,巴巴打发了香菱来?"平儿笑道:"那里来的香菱,是我借他撒个谎。奶奶说说,旺儿嫂子越发连个承想也没了。"说着,又走到凤姐身边,悄悄的说道:"奶奶的那利钱银子,迟不送来,早不送来,这会子二爷在家,他且送这个来了。幸亏我在堂屋里撞见,不然时走了来回奶奶,二爷倘或问奶奶是什么利钱,奶奶自然不肯瞒二爷的,少不得照实告诉二爷。我们二爷那脾气,油锅里的钱还要找出来花呢,听见奶奶有了这个梯已,他还不放心的花了呢。所以我赶着接了过来,叫我说了他两句,谁知奶奶偏听见了问,我就撒谎说香菱来了。"凤姐听了笑道:"我说呢,姨妈知道你二爷来了,忽刺巴的反打发个房里人来了?原来是你这蹄子肏鬼。"

旺儿媳妇来送利银,被在堂屋里的平儿撞见,平儿告诉她,琏二爷在房内,便打发她回去了。恰又被凤姐听见,平儿便撒谎说香菱刚来过,已打发她走了。平儿深知贾琏连油锅里的钱都要捞出来花,若知道凤姐还有放高利贷的利银私房(梯已)钱,必要挥霍个精光不可。平儿这是护着凤姐,"助纣为虐"。

贾琏一听说到香菱,便连夸她如何如何出挑得标致了。对香菱有垂涎三尺的意味。这说明贾琏好色。这就为他后来和晴雯的表嫂多姑娘鬼混,再后来又和鲍二媳妇勾搭成奸,再再后来骗娶尤二姐设下了伏笔,作好了铺垫。

香菱是副册中的头号人物,书中前面对又副册中的晴雯袭人多有描述,却对香菱着墨不多,现在写她该是时候。香菱五岁时被拐子拐走,受尽了折磨。来到薛家后一直以丫鬟的身份出现,现正式转正为薛蟠的妾了,也算是有了个短暂的"旺",作者故让平儿把刚走了的来旺媳妇谎称成香菱。可薛蟠是个见异思迁的主,没过半月,便把她当马棚风,丢到一边去了。这个苦命的女孩,更大的不幸遭遇还在后头等着她呢!

说话时贾琏已进来,凤姐便命摆上酒馔来,夫妻对坐。凤姐虽善饮,却不敢任兴,只陪侍着贾琏。一时贾琏的乳母赵嬷嬷走来,贾琏凤姐忙让吃酒,令其上炕去。赵嬷嬷执意不肯。平儿等早于炕下设下一杌,又有一小脚踏,赵嬷嬷在脚踏上坐了。贾琏向桌上拣两盘肴馔与他放在杌上自吃。凤姐又道:"妈妈很嚼不动那个,倒没的硌了他的牙。"因向平儿道:"早起我说那一碗火腿炖肘子很烂,正好给妈妈吃,你怎么不拿了去赶着叫他们热来?"又道:"妈妈,你尝一尝你儿子带来的惠泉酒。"嬷嬷道:"我喝呢,奶奶也喝一钟,怕什么?只不要过多了就是了。我这会子跑了来,倒也不为饮酒,倒有一件正经事,奶奶好歹记在心里,疼我些罢。我们这爷,只是嘴里说的好,到了跟前就忘了我们。幸亏我从小奶了你这么大,我也老了,有的是两个儿子,你就另眼照看他们些,别人也不敢呲牙儿的。我还再四的求了几遍,你答应的倒好,到如今还是燥屎。这如今又从天上跑出这一件大喜事来,那里用不着人?所以倒是来和奶奶说是正经。靠着我们爷,只怕我还饿死了呢。“

凤姐笑道:"妈妈你放心,两个奶哥哥都交给我。你从小奶的儿子,你还有什么不知他那脾气的?拿着皮肉倒往那不相干的外人身上贴。可是现放着奶哥哥,那一个不比人强?你疼顾照看他们,谁敢说个"不"字儿?没的白便宜了外人。——我这话也说错了,我们看着是外人,你却看着内人一样呢。"说的满屋里都笑了。嬷嬷也笑个不住,又念佛道:"可是屋里跑出青天来了。若说内人外人这些混帐原故,我们爷是没有,不过是脸软心慈,搁不住人求二句罢了。"凤姐笑道:"可不是呢,有内人的他才慈软呢,他在咱们娘儿们跟前才是刚硬呢!"嬷嬷笑道:"奶奶说的太尽情了,我也乐了,再吃一杯好酒。从此我们奶奶作了主,我就没的愁了。"

赵嬷嬷是贾琏的奶娘,贾琏凤姐很客气地请她在炕上坐下吃饭(炕上摆饭桌,确实表明这炕不像如今北方的炕床。)她却不肯,她连杌子(小凳子)也不坐,只是坐在最低的脚踏上。因为她的身份始终是个下人。这都是封建等级观念在封建礼节上的体现。

凤姐并没有歧视赵嬷嬷,而是叫热来红楼又一道美食——火腿炖肘子。并请她喝惠泉酒。惠泉酒产自江苏无锡惠山。康熙帝驾崩,雍正继位时,曹雪芹的父亲任职江宁织造,一次就发运40坛惠泉酒进京。可见惠泉酒早在清代就名闻天下了。凤姐比贾琏想事周到细心多了。这又是她的可爱之处。

赵嬷嬷两个儿子失业在家,多次求贾琏却没有结果,我想不是贾琏不想办,而是他没放心上。因他一门心思想美人,看美人去了。凤姐挖苦他把皮肉往外人身上贴,把"外人"当"内人"。后来证实这都是事实。这成了后来琏凤矛盾激化的焦点。赵嬷嬷当然没完全听懂凤姐话里的弦外音,她还在护着贾琏呢。

贾琏此时没好意思,只是讪笑吃酒,说"胡说"二字,"快盛饭来,吃碗子还要往珍大爷那边去商议事呢。"凤姐道:"可是别误了正事。才刚老爷叫你作什么?"贾琏道:"就为省亲。"凤姐忙问道:"省亲的事竟准了不成?"贾琏笑道:"虽不十分准,也有八分准了。"凤姐笑道:"可见当今的隆恩,历来听书看戏,古时从未有的。"赵嬷嬷又接口道:"可是呢,我也老糊涂了。我听见上上下下吵嚷了这些日子,什么省亲不省亲,我也不理论他去,如今又说省亲,到底是怎么个原故?"贾琏道:"如今当今贴体万人之心,世上至大莫如"孝"字,想来父母儿女之性,皆是一理,不是贵贱上分别的。当今自为日夜侍奉太上皇、皇太后,尚不能略尽孝意,因见宫里嫔妃才人等皆是入宫多年,抛离父母音容,岂有不思想之理?在儿女思想父母,是分所应当。想父母在家,若只管思念儿女,竟不能见,倘因此成疾致病,甚至死亡,皆由朕躬禁锢,不能使其遂天伦之愿,亦大伤天和之事。故启奏太上皇、皇太后,每月逢二六日期,准其椒房眷属入宫请候看视。于是太上皇、皇太后大喜,深赞当今至孝纯仁,体天格物。因此二位老圣人又下旨意,说椒房眷属入宫,未免有国体仪制,母女尚不能惬怀。竟大开方便之恩,特降谕诸椒房贵戚,除二六日入宫之恩外,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处,不妨启请内廷銮舆入其私第,庶可略尽骨肉私情、天伦中之至性。此旨一下,谁不踊跃感戴?现今周贵人父亲已在家里动了工了,修盖省亲别院了。又有吴贵妃的父亲吴天佑家,也往城外踏看地方去了。这岂非有八九分了?"

吃碗子:吃碗子饭的意思。凤姐说的"老爷"是贾赦而非贾政,因为贾政"不惯于俗务"。

"当今"是"当今圣上"的省略。因为作者若直写"当今圣上"那就明指乾隆帝了。作者是怕惹麻烦,才省略"圣上"二字的。

椒房:古时皇后妃子住的宫殿常用花椒和泥涂壁,故称。这里代指后妃。

体天格物:体察上天意志,推究事物规律而适应它。这里是"顺应天理人情"之意。

国体仪制:这里指国家体面和礼仪制度。

重宇别院:这里指有专供嫔妃歇息的豪华独院。

驻跸关防:这里指有能确保嫔妃尊严安全的行宫。

内廷銮舆:銮舆,帝驾。应指皇家车驾。

元春先是晋封凤藻宫尚书,接着又加封贤德妃,现又可以回家省亲。这对贾府来说,真是又一次可以光耀门楣的大喜事。喜事接踵而至,这上上下下自然言笑鼎沸不绝。然后,这又真的是大喜事呢,还是大灾祸?

皇上忽然心血来潮,想嫔妃入宫多年,思念父母,父母牵挂女儿,为了遂其天伦之愿,故启奏太上皇、皇太后,准其椒房眷属在每月的初二、初六这两日可以入宫请候看视。这正如王熙凤所说是"古时从未有的",这圣上还真是至孝纯仁,体天格物。

太上皇、皇太后更仁义,考虑到嫔妃眷属入宫因国体仪制的束缚而不能尽兴团聚,于是干脆决定只要嫔妃们的家有重宇別院,且能驻跸关防,那就都可以回家省亲。

于是嫔妃眷属家都踊跃感戴,周贵人的父亲已在家破土动工,修盖省亲别院,吴贵妃的父亲吴天佑也往城外踏看地形去了。然后,越是这样,其欺骗性就越大。首先是你家房屋院落再多没用,你得参照皇宫后院建"重宇别院",且又必须能驻跸关防。这太上皇、皇太后又放出风声说周贵人、吴贵妃的父亲都开始着手行动了。更惹得贾府心里痒痒,咱们的贾贵妃回家省亲可不能落人下风啊!

建造这么一座仿宫"重宇别院",得耗费多少人力财力物力,而省亲是私人行为,朝廷可不会为你买单,由此家资必被掏空。

皇上对元春一开始是口谕晋封、加封,实是不作数的,现又准许她回家省亲,从而把家资掏空。其目的是削弱贾府势力。原因都因贾府和北静王走得太近。所以,这是太上皇、皇后和皇上合伙炮制的一场大阴谋。

什么周贵人,就是"诌"贵人,就是编造的贵人。说她父亲在家修盖省亲别院,根本就是没有的事。什么吴贵妃,就是"无"贵妃。她父亲吴天佑,就是"无天佑",就是得不到皇帝保护的贵妃。贾贵妃步她们的后尘,就是"假贵妃",元春的命不久将休矣!贾府转眼将败矣!故秦氏托梦凤姐说元妃省亲的盛况“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

贾府最终败落的直接原因是卷入了这场宫廷斗争的漩涡中。但矛盾论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我们不能把贾府败落的全部原因都归结于卷入"宫斗",你看贾族子弟中,除了奢靡淫乐者外,还有一个能运筹帷幄,头脑清醒的人吗?他们当中又有谁看清了这是一场大阴谋呢?

赵嬷嬷道:"阿弥陀佛!原来如此。这样说,咱们家也要预备接咱们大小姐了?"贾琏道:"这何用说呢!不然,这会子忙的是什么?"凤姐笑道:"若果如此,我可也见个大世面了。可恨我小几岁年纪,若早生二三十年,如今这些老人家也不薄我没见世面了。说起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比一部书还热闹,我偏没造化赶上。"赵嬷嬷道:"嗳哟哟,那可是千载希逢的!那时候我才记事儿,咱们贾家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的像淌水似的!说起来——"凤姐忙接道:"我们王府也预备过一次,那时候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洋货都是我们家的。"

赵嬷嬷道:"那是谁不知道的?如今还有个口号儿呢,说东海少了白玉床,龙王来请江南王,这说的就是奶奶府上了。还有如今现在的江南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说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竟顾不得了。"凤姐道:"常听见我们太爷们也这样说,岂有不信的。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道:"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

据说康熙曾六下江南,有四次住在曹家,即赵嬷嬷说的"甄家",那另两次就是一次住"贾家",一次住"王家"了。康熙最后一次下江南是年,曹雪芹出生于年,所以他未赶上。康熙下江南的主要目的是看堤防和了解东南地区和民生疾苦。每次都很俭朴,且多数情况下是微服私访,没有惊动和骚扰地方百姓。这和赵嬷嬷说的不符。倒是后来的乾隆帝也曾六下江南,次次都是游山玩水,耗用大量的民脂民膏,导致开支浩繁,国势渐衰。曹雪芹生活在乾隆年间,虽然家道中落,不可能再有接驾能力,但他或耳闻目睹了这一史实。曹公应是把乾隆下江南的史料移至康熙身上了。借此抨击亁隆帝的好大喜功和奢侈无度。

正说的热闹,王夫人又打发了来瞧凤姐吃了饭不曾。凤姐便知有事等他,忙忙的吃了半碗饭,漱口要走,又有二门上小厮们回:"东府里蓉、蔷二位哥儿来了。"贾琏才漱了口,平儿捧着盆盥手,见他二人来了,便问:"什么话?快说。"凤姐且止步稍候,听他二人回些什么。贾蓉先回说:"我父亲打发我来回叔叔:老爷们已经议定了,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已经传人画图样去了,明日就得。叔叔才回家,未免劳乏,不用过我们那边去,有话明日一早再请过去面议。"贾琏笑着忙说:"多谢大爷费心体谅,我就不过去了。正经是这个主意才省事,盖造也容易;若采置别处去,那更费事,且倒不成体统。你回去说这样很好,若老爷们再要改时,全仗大爷谏阻,方不可另寻地方。明日一早我给大爷去请安去,再议细主。"贾蓉忙应几个"是"。

太上皇、皇太后本要求有"重宇别院",并能"驻跸关防"就可以,却又放出风声说什么周贵人,吴贵妃的父亲正在破土动工,修盖省亲别院。贾府出于攀比心理,于是大兴土木,规划出了三里半长的所在来,这就是后来的大观园。里面不仅有省亲别墅,还有怡红院、潇湘馆、稻香村、蘅芜院等一系列的豪华建筑。贾府上了太上皇、皇太后的当了。

贾琏支持这个设想,说明他除了有好色这个坏毛病外,能力主见还是有的。元春既然省亲,当然是自家地里好。

贾蔷又近前回说:"下姑苏聘请教习,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行头等事,大爷派了侄儿,带领着来管家两个儿子,还有单聘仁、卜固修两个清客相公,一同前去,所以命我来见叔叔。“贾琏听了,将贾蔷打谅了打谅,笑道:"你能在这一行么?这个事虽不算甚大,里头大有藏掖的。"贾蔷笑道:"只好学习着办罢了。“

贾蔷在身旁灯影下悄拉凤姐的衣襟,凤姐会意,因笑道:"你也太操心了,难道你父亲比你还不会用人?""偏你又怕他不在行了。谁都是在行的?孩子们已长的这么大了,没见过猪肉,也看见过猪跑。大爷派他去,原不过是个坐纛(tào)旗儿,难道认真的叫他讲价钱会经纪去呢!依我说就很好。"贾琏道:"自然是这样。并不是我驳回,少不得替他算计算计。"因问:"这一行银子动那一处的?"贾蔷道:"才也议到这里。赖爷爷说,不用从京里带下去,江南甄家还收着我们五万两银子,明日写一封书信会票我们带去,先支三万,下剩二万存着,等置办花烛彩灯并各色帘帐的使用。"贾琏点头道:"这个主意好。"凤姐忙问贾蔷道:"既这么着,我有两个妥当人,你就带了去办。这可便宜你。"贾蔷忙陪笑道:"正要和婶娘讨两个人呢,这可巧了。"因问名字,凤姐便问赵嬷嬷。彼时赵嬷嬷已听呆了,平儿笑着推他,才醒悟过来。忙说:"一个叫赵天梁,一个叫赵天栋。"凤姐道:"可别忘了,我干我的去了。"说着便出去了。贾蓉忙跟出来,悄悄的笑问凤姐道:"你老人家要什么,开个帐儿带去,按着置办了来。"凤姐笑着啐道:"别放你娘的屁!你拿东西换我的人情来了吗?我很不稀罕你那鬼鬼祟祟的!"说着,一笑走了。

为元春省亲的第二项准备工作是去江南聘请教习,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行头等。这项工作贾赦安排贾蔷去办。甄家藏着贾家五万两银子,这甄家贾家不就是一家么?仅这一项开支便是三万两,建这么个大观园,花钱还真的如淌水。这采购买卖有价可讲,所以聪明人贾蔷便带了两个厉害人物去,一个是善骗人(单聘仁),一个是不顾羞(卜固修)。这采购油水很大,这三万两能真正用于采购上的还真不知有多少。

贾蔷听贾琏怀疑他的能力,有些着急了,求助于凤姐。凤姐为什么会帮他说话呢?还记得在十二回中他和贾蓉配合凤姐作弄贾瑞的事吗?他是凤姐的死党,凤姐当然帮他。凤姐既帮了贾蔷,她要贾蔷把贾琏奶娘的两个儿子带去,贾蔷自然应允。不仅如此,贾蔷还讨好卖乖说"正要和婶婶讨两个人呢。"这贾蔷年龄虽不大,却是世故圆滑。

这贾琏奶娘的两个儿还真的帮啊!因为他们是家里的栋梁(一个叫赵天梁,一个叫赵天栋)。

贾蓉也想在凤姐面前讨好卖乖,企图让凤姐揩"公家"的油水,被凤姐直接顶回去了。因为这点小利,她看不上。

这里贾蔷也悄问贾琏:"要什么东西?顺便织来孝敬?"贾琏笑道:"你别兴头,才学着办事,倒先学会了这把戏。我短了什么,少不得写信来告诉你,且不要论到这里。"说毕,打发他二人去了。接着回事的人来,不止三四次,贾琏害乏,便传与二门上,一应不许传报,俱等明日料理。凤姐至三更时分方下来安歇。

贾琏在这方面还算能秉公办事,不谋私利。

次早贾琏起来,见过贾赦贾政,便往宁府中来,合同管事的人等,并几位世交门下清客相公,审察两府地方,缮画省亲殿宇,一面察度办理人丁。自此后,各行匠役齐集,金银铜锡以及土木砖瓦之物,搬运移送不歇。先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尽已拆去。当日宁荣二宅,虽有一小巷界断不通,然这小巷亦系私地,并非官道,故可以连属。会芳园本是从北拐角墙下引来一股活水,今亦无烦再引。其山石树木虽不敷用,贾赦住的乃是荣国旧园,其中竹树山石及亭榭栏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如此两处又甚近,凑来一处,省得许多财力,纵亦不敷,所添亦有限。全亏一个老明公号山子野者,——筹画起造。

大观园有多大?

它有三里半大,应是指面积。从"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来看,会芳园可能大部分包含在其中。又"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且"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尽已拆去。"所以,荣府东大院也应包含其中。所以,它是由会芳园和荣府东大院拼接而成。有多大?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由于宁荣两府坐北朝南,前面面临大街,所以筹建的这个大观园一定在宁荣二府后面。

这位山子野先生定是位相当厉害的建筑设计师。一来因地制宜,旧物利用,节省开支;二来利用会芳园北拐角一股活水,使得后来园中景致相映成一幅幅妙不可言的瑰画。

贾政不惯于俗务,只凭贾赦、贾珍、贾琏、赖大、来升、林之孝、吴新登、詹光、程日兴等几人安插摆布。凡堆山凿池,种竹裁花、一应点景等事,又有山子野制度。下朝闲暇,不过各处看望看望,最要紧处和贾赦等商议商议便罢了。贾赦只在家高卧,有芥豆之事,贾珍等自去回明,或写略节;或有话说,便传唤贾琏、赖大来领命。贾蓉单管打造金银器皿。贾蔷已起身往姑苏去了。贾珍、赖大等又点人丁,开册籍,监工等事,一笔不能写到,不过一时喧阗热闹非常而已。暂且无话。

元妃省亲别院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

二、秦鲸卿仙逝黄泉路

且说宝玉近因家中有这等大事,贾政不来问他的书,心中是件畅事;无奈秦钟之病日重一日,也着实悬心,不能乐业。这日一早起来才梳洗毕,意欲回了贾母去望候秦钟,忽见茗烟在二门照壁前探头缩脑,宝玉忙出来问他:"作什么?"茗烟道:"秦相公不中用了!"宝玉听说,吓了一跳,忙问道:"我昨儿才瞧了他来,还明明白白,怎么就不中用了?"茗烟道:"我也不知道,才刚是他家的老头子特来告诉我的。"宝玉听了,忙转身回明贾母。贾母吩咐:"好生派妥当人跟去,到那里尽一尽同窗之情就回来,不许多耽搁了。"宝玉听了,忙忙的更衣出来,车犹未备,急得满厅乱转。一时催促的车到,忙上了车,李贵、茗烟等跟随。来至秦钟门首,悄无一人,遂蜂拥至内室,唬得秦钟的两个远房婶娘并几个弟兄都藏之不迭。

一听说秦钟不行了,宝玉的上述表现,体现了他对知己朋友的真情厚谊。警幻仙姑曾说他是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这段痴情孕育了他的博爱思想,这种博爱已然超出了性别界限。

当宝玉一行来到秦钟家门前,却是悄无一人,正是一个快要绝户人家的萧条情景。进入内室,两个远房婶娘及几个弟兄却是藏之不迭,为什么要躲闪呢?这说明他们心里有鬼。他们肯定是来分绝户家私的,被人撞见,他们很难为情。

此时秦钟已发过两三次昏了,移床易箦多时矣。宝玉一见,便不禁失声,李贵忙劝道:"不可不可,秦相公是弱症,未免炕上挺扛的不受用,所以暂且挪下来松散些。哥儿如此,岂不反添了他的病。"宝玉听了,方忍住近前,见秦钟面如白蜡,合目呼吸于枕上,宝玉忙叫道:"鲸兄!宝玉来了。"连叫两三声,秦钟不睬。宝玉又道:"宝玉来了。"那秦钟早已魂魄离身,只剩得一口悠悠余气在胸,正见许多鬼判持牌提索来捉他。那秦钟魂魄那里肯就去,又记念着家中无人掌管家务,又记挂着父亲还有留积下的三四千两银子,又记挂着智能尚无下落,因此百般求告鬼判。无奈这些鬼判都不肯徇私,反叱咤秦钟道:"亏你还是个读书人,岂不知俗话说的: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我们阴间上下都是铁面无私的,不比你们阳间瞻情顾意,有许多的关碍处。"正闹着,那秦钟魂魄忽听见"宝玉来了"四字,便忙又央求道:"列位神差,略发慈悲,让我回去,和这一个朋友说一句话就来的。"众鬼道:"又是什么好朋友?"秦钟道:"不瞒列位,就是荣国公的孙子,小名宝玉。"都判官听了,先就唬慌起来,忙喝骂鬼使道:"我说你们放了他回去走走罢,你们断不依我的话,如今只等他请出个运旺时盛的人来才罢。"众鬼见都判如此,也都忙了手脚,一面又抱怨说:"你老人家先是那等雷霆电雹,原来见不得宝玉二字。依我们愚见,他是阳,我们是阴,怕他们也无益于我们。"都判道:"放屁!俗话说的好,天下官管天下事,自古人鬼之道却是一般,阴阳并无二理。别管他阴也罢,阳也罢,还是把他放回去没有错了的。“众鬼听说,只得将秦钟放回,哼了一声,微开双目,见宝玉在侧,乃勉强叹道:"怎么不肯早来?再迟一步也不能见了。"宝玉忙携手垂泪道:"有什么话留下两句。"秦钟道:"并无别话,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说毕,便长叹一声,萧然长逝了。

移床易箦:民间习俗,指把将死之人从床上移到草席上。箦,草席。

秦钟在习学期间、在姐姐的送殡路上和智能儿云雨缠绵,别说当时,即便在现代社会,也是要受人诟病的。这不是爱情,这是滥情。

也有人说他之所以在姐姐死后没有悲伤,是因为他恨他姐姐。原因是他在贾族私塾念书期间,每天要来回跑二三十里路,秦氏却从未让他在宁府留宿过。其实这是误解。若他每天来回走二三十里路,只会把时间消磨在路上,根本读不了书。再则以他瘦弱的身体也根本坚持不下去。其实他每天是骑马上学的。

他父亲秦业为他上学置二十四两贽见礼都得东拼西凑,那来的买马钱,显然这是秦氏给的。现在他家还有三四千两银子的积蓄,当然也是秦氏给的。如此一来,他有什么理由恨他姐姐?

好在他死前尚能悔悟:既念着家务无人掌管,又记挂着家中三四千两银子的积存,更牵挂着智能儿的下落,更忘不了嘱咐宝玉"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是现实击碎了他的美梦,没有功名,他不但帮不了智能儿跳出火坑,反而弄得家破人亡,连老父亲都给气死了。

但宝玉与他对"功名"的理解不同,宝玉站得更高,对"功名"的认识更深刻,他认识到姐姐虽然晋封、加封,却无法挽救贾府败落的命运。他不会听秦钟的,而会继续沿着"叛逆"路走下去。

鬼差指责阳间瞻情顾意,有许多关碍处。实是作者借以讽刺当时官员徇情枉法,罔顾社会公平正道。都判说宝玉运旺时盛,指的是时下他姐姐的晋封、加封,作者同样是借此说明权力的可怕,连阴间小鬼头目都怯它三分。

前面各回一直称秦钟,忽然于他临死之前,宝玉称他为"鲸兄",这是为何?卿在古代是朋友之间的亲爱称呼。秦钟表字"秦鲸卿",意思是"情惊"卿。暗示他死前对"情"的惊悟。

本回将元春晋封、加封及省亲的大喜讯与秦钟的凄凉死亡放到一起写,其比照性十分强烈。作者应是告诉人们:元春及贾府的结局,将和秦钟及秦家的结局一样凄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baa.com/hlbgj/11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