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堂吴茱萸
北京有哪些专科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吴茱萸 来源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相关名 吴萸、吴芋、吴椒、吴茱萸、淡茱萸、淡吴芋、搜筵、越椒、吴于、食茱萸、开口茱萸、吴椒、米辣子、茶辣、吴芋子 产地 主产于贵州、广西等省区,多系栽培。 采收加工 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 性状鉴别 本品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5mm。表面暗黄绿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 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基部残留被有黄色茸毛的果梗。 质硬而脆,横切面可见子房5室,每室有淡黄色种子1粒。 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 饮片制吴茱萸 形如吴茱萸,表面棕褐色至暗褐色。 性味归经 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经。 性能特点 本品辛热香散,苦降而燥,入肝、脾、胃经,有小毒而力较强。 既善温中散寒止痛,又能疏肝下气,还能燥湿助阳而止泻,不但是治中寒肝逆或寒郁肝脉诸痛之佳品,而且是治经寒痛经、寒湿脚气及虚寒泄泻之要药。 功效 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止泻。 主治病证 (1)中寒肝逆之头痛、吐涎沫。 (2)寒湿脚气肿痛,或上冲入腹之腹胀、困闷欲死。 (3)寒疝腹痛,经寒痛经。 (4)呕吐吞酸。 (5)虚寒腹痛泄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配伍 吴茱萸配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 吴茱萸性热,功善温阳散寒燥湿; 补骨脂性温,功善温脾肾而止泻;五味子性温,功善滋肾涩肠止泻; 肉豆蔻性温,功善温中行气、涩肠止泻。 四药相合,既温补脾肾之阳,又涩肠止泻,还散寒燥湿和中,治脾肾阳虚之久泻每用。 使用注意 本品辛热燥烈有小毒,易损气动火,故不宜多服久服,阴虚有热者忌服。 故事 关于吴茱萸,民间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春秋战国时代,吴茱萸原生长在吴国,称为吴萸。 有一年,吴国将吴萸作为贡品进献给楚国,楚王见了大为不悦,不听吴臣解释,将其赶了出去。幸亏楚国有位精通医道的朱大夫追去留下了吴萸,并种在自家的院子里。 一日,楚王受寒而旧病复发,胃疼难忍,诸药无效。 此时,朱大夫将吴萸煎汤治好了楚王的病。当楚王得知此事后,立即派人前往吴国道歉,并号召楚国广为种植吴萸。 为了让人们永远记住朱大夫的功劳,楚王把吴萸更名为吴茱萸。 来源:药圈网 近期热门 (点击图片/文字直接阅读) 胃病12类用药 春季皮肤病 花茶组方pop 春季7大类疾病 药店堆头 湿疹中成药 钙片销售 春季补钙 儿童补钙问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baa.com/hlbcs/8033.html
- 上一篇文章: 牛蒡长什么样图片牛蒡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