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扶阳派治疗癌症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815/4679454.html 火神扶阳 一、扶阳法治疗肿瘤的机理 肿瘤与癌症,人们一说起就谈虎色变。其实肿瘤与癌症,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复杂。一个癌症病人,查出肿瘤的时候,会突然间起不来了,甚至一厥不振而几天内就死亡了,这实际上是患者自己把自己给吓死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这是人的精神崩溃所造成的。俗话讲:人活一口气。这一口气紊乱了,气者,神也,那么神由谁来主管的呢?中医学认为心主神志,也就是说,人这一口气之生命,乃是由心神所主宰者,而当心神的层次出现紊乱的时候,人才会得上肿瘤癌症等有形之邪气。 《医理真传·内伤说》中指出:“凡属内伤者,皆心气先夺,神无所主,不能镇定百官,诸症于是蜂起矣”。 《内经》又说过:“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 扶阳中医学擅长运用姜桂附,就是在神,在气,在无形的层次上,对人体所有的疾病进行调整与治疗,看处方,并非针对性所谓的专药等,可肿瘤癌症等病症,却慢慢地会好起来,正如《医法圆通·中风》所说:“治之但扶其真元,内外两邪皆能绝灭,是不治邪而实以治邪”。 人体任何部位都可能出现肿瘤与癌症,但有一个地方是不会长癌细胞的,这个地方就是心脏。心脏是一个不停运动的器官,中医认为心为阴中之阳脏,心阳充足,才能不停的跳动,跳动的血脉,是不可能生长癌症的。 特别是中医认为,心阳是人一身之阳的体现,彭师在《传道录中》曾说过:正气不充满到哪里,哪里就会生病;如脾阳不够,肌腠不能把正气运上来,如果脾有问题,肌腠的阳不够,说不定就是哪里长个包,严重就成了癌症。 所以说,哪里没有正气、真正,那你这个地方就要出毛病。《内经》所说的“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正是这个意思。 火神派之扶阳理念与姜桂附,就是通过扶助人体的阳气,达到抑制一切阴邪之目的。而肿瘤与癌症,就是有形之邪,就是因为阳气不到,无法控制其正常生长而形成的人体怪物,这个怪物一点也不怪,它不过就是不同地点生长出来的阴邪寒凝之物吧了。 那么,这个怪物癌细胞究竟是什么呢? 癌细胞也是一种人体的细胞,是一种不受体内控制的细胞,如果人体内有适合于癌与肿瘤细胞生长的条件,它马上就发展起来,你杀也杀不掉,化也化不掉,就是手术切暂时切掉了,不久它又会生长起来。因为只要人体内,适合这些肿瘤与癌细胞生长与生存的环境存在,它就会生存生长,如果这些生存与生长环境没有了,不适合这些细胞的生存,它自然就消失了。 只有在元气虚弱、阳气被阴邪抑制的情况下,“癌基因”才会发挥作用;只有在元气充足、阳气得以生发的情况下,“抑癌基因”才能产生效能。因此《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中,正气和邪气都可以按宏观和微观进行分类。比如:正气可以分为元气、元精或抑癌基因、有益微生物等,邪气可以分为寒邪、湿邪或癌基因、有害微生物等。如果通过用鼓舞正气的办法去战胜邪气,不就等于用鼓舞抑癌基因的方法去战胜癌基因了吗? 而火神派扶阳理念以及运用姜附等积极扶阳助正,提升元气的正能量,当然就可以抑肿瘤癌症发病过程了。 已故著名火神派医家李可老中医曾说过:“肿瘤,你根本就不用管它。身体的五脏六腑,哪一经有问题、偏颇了,你就调理哪里,调整过来就没事了。肿瘤患者多数都是被折腾死的,吓死了”。 肿瘤在体内是如何形成的呢? 李可老中医分析的可谓是十分到位:“肿瘤的病因,凡一处阳气不到便是病。阳化气,阴成形,阳气不能疏布,阴寒得以凝聚是肿瘤的基本病理根据”(《李可医论专辑》)。 肿瘤是有形之物体,是因为阳气虚弱之后,人体的免疫功能也随之下降,免疫功能下降直接导致人体对于体内免疫监测与清除能力下降,不能及时清除体内之垃圾与废物,使这些体内的异物得以自行生长与发展。这些异常增生之物质——即是肿瘤,其本质乃是阴水之物。 所以说,扶阳医学说的更为明白,“人生立命在于以立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就是一杷燃烧不停的火,这个火就是我们生理上所谓的新陈代谢,因为一切代谢过程中都是要消耗能量的,能量就是火,因为人体内的一切活动内环境,“无火不生,无火不化”。 当然,扶阳学术思想不仅仅强调的人生命火的重要性,更为强调此火乃坎离交济之火,水中之火,水火一刻也不能分离,而火为水之主,这就是扶阳理念中的阳主阴从论。而老中医把这样的理论用于肿瘤癌症的治疗,也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的临床效果。 二、治疗子宫癌案 向某某,女,27岁, 病状: 初因经血不调,医用通经滋润寒凉之品,遂致月信久停不行,腹部胀痛,食减不眠,大小便皆闭,而医仍用通利之品,病势加剧,起居难安。医院,用浣肠法,更加闭塞。经检查后,认为是子宫癌已转移,续用镭电放射治疗数月,病反加重,云不能治,令其出院,方到此求诊。 诊断: 此病缠绵已久,由其生子之时而得。当时因元气未复,精瘀相裹,以致酿成此疾。此时急宜拨转枢纽,助阳化阴,令瘀消而病可愈。治宜壮阳生精,壮气生血,使阴阳无凝,升降得宜,脾肾健强为本。 处方: 制升麻12g,白蔻仁6g,砂仁带壳9g,茅术9g,广紫菀12g,炙甘草6g,灶心土60g。 处方重新排序: 制升麻、茅术、炙甘草。白蔻仁、砂仁带壳、广紫菀、灶心土。 处方点评: 本处方乃是君升麻法,君术茴草羊藿姜六味,只用三味,加白蔻仁、砂仁带壳、广紫菀、灶心土四味而组成。升麻、茅术、炙甘草三者以升达为主,后四味白蔻仁入后天八卦艮土而主升,砂仁、紫菀、灶心土三味从右而降,与升麻形成左升右降之势,协调升降之用。针对二关脉紧急这样的情况,提示升降是目前主要矛盾,故而初治之方就是要解决升降之问题,其用药就在这方面做文章。 二诊症状: 服药后,打呃放屁,小便较前通利,解大便一次,饮食略增。 点评: 看这张处方似乎什么都没有针对性,可临床服药后,气机畅达之后,大小便均通达,脾升胃降而饮食也增加,达到了初步治疗之目的。 处方: 制附片45g,硃茯神15g,白蔻仁9g,制升麻15g,西砂仁12g,炙甘草6g,葱白五根。 处方重新排序: 制附片、炙甘草、葱白。白蔻仁、制升麻、硃茯神、西砂仁。 处方点评: 本张处方乃是白通汤法,加白蔻仁、制升麻、硃茯神、西砂仁四味而组成。白通汤立极之功以促使右降为用,白蔻与升麻左升为用,硃茯神与砂仁右降为功,整体趋势以轻轻左升而重点右降,仍然是协调升降之用。 三诊症状: 服药之后,饮食睡眠均较前好,二便已不觉闭塞,腹部胀痛稍减。 点评: 服药之后,人体三大生命体征明显改善,即饮食睡眠与二便,说明目前方药非常对症。 处方: 制附片60g,贡术12g,杜仲18g,砂仁12g,硃茯神15g,潞党参15g,炙甘草6g,生姜30g,制升麻15g。 处方重新排序: 制附片、贡术、炙甘草、生姜。硃茯神、砂仁、制升麻、潞党参、杜仲。 处方点评: 本张处方乃是附子法,加硃茯神、砂仁、潞党参、制升麻、杜仲五味而组成。附子法立极扶坎中一阳,硃茯神与砂仁,潜降离火为用,升麻以清气从左而升,继续形成左升右降之势。同时,本法也称之为附子党参综合法。杜仲一味专通带脉之用,可以看成是引经之品。 四诊症状: 服药之后,腹胀痛继续减轻,食眠更进。 点评: 服药后,各种症状都在进一步改善,说明方药非常对症。 处方: 制附片60g,上安桂6g,贡术15g,砂仁12g,潞党参18g,南藿香15g,炙甘草6g,筠姜18g,生姜30g。 处方重新排序: 制附片、贡术、炙甘草、筠姜、生姜。南藿香、上安桂、砂仁、潞党参。 处方点评: 本张处方乃是附子法,加南藿香、上安桂、砂仁、潞党参四味而组成。该法乃是附子理中法,意为建中宫。只用藿香一味,乃是化湿浊之用,病人可能舌苔比较厚腻等,或者是右手关脉湿滞比较明显等存在。 五诊症状: 服药期间,来月经多黑血块,腹已不胀痛。 点评: 服药期间来月经,正好时顺势解除与排出瘀阻,对于本病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处方: 制附片90g,葫芦巴21g,砂仁18g,血竭6g,杜仲30g,补骨脂18g,潞党参24g,硃茯神15g,炙升麻15g,炙甘草9g,煨姜60g。 处方重新排序: 制附片、炙甘草、煨姜、炙升麻、硃茯神、砂仁、潞党参、补骨脂、葫芦巴、杜仲、血竭。 处方点评: 本张处方乃是四逆法,加炙升麻、硃茯神、砂仁、潞党参、补骨脂、葫芦巴、杜仲、血竭加八味而组成。处方乃是附子党参填精法,也称之为四逆填精法,此乃是收功之法。同时,加上协调升降之药,即升麻与硃茯神,协调阴阳与潜降离火,再加上砂仁形成左升右降之整体趋势。 后期调治过程: 服五方之后,腹不胀不痛,二便如常,精神增长,心志愉快,其他症状均消失,即渐告愈,随以末药和炖肉方服,遂愈。 随访: 对此病人随访50余年,病人于年去世,享年83岁。 总结按语: 本例子宫癌并转移病人,当时情况已经是很危险了,经治疗五诊,也未见用什么治癌症特殊药物,病情迅速就被调理而治愈了。按每诊1周的时间,也就是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能把子宫癌并转移的病人而愈,这就是中医扶阳法的奇迹。总结主要以下特点: (1)法的应用 本例病人法的应用比较简单,除一诊君升麻法之后,二诊用白通汤法,三四诊用附子法,五诊用四逆法。 (2)姜桂附应用 治疗本病人姜桂附的应用,未用桂枝,只用了姜与附子。姜开始一二诊也未用,三四诊用生姜30g,五诊用煨姜60g。附子从二诊开始用,起手附子45g,60g,最后90g。如果能治疗癌症的话,那主要药物就是附子了,因为癌症多是阴盛阳衰,而扶阳抑阴就能治疗癌症,特别是大剂量附子是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了。 (3)特别药物 本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炙升麻这味药物,五诊之中总共用三诊。血症用药血竭也做为特殊药物在最后应用。 (4)整体协调 此病人诊脉关脉有问题,即双侧关脉有问题,治疗本病人,就是从协调整体升降做为切入口,整体协调全身左升右降之功能。特别是一诊处方,基本上看不出是治疗什么病症,因为病饮食睡眠与二便三大生命体征均废,所以一诊就是炙升麻与灶心土协调升降,二诊炙升麻与白通汤法或硃茯神与砂仁,协调全身之升降问题,三诊是炙升麻与硃茯神砂仁调协升降问题,四诊是附子理中法,说明升降协调的中心乃是中焦脾升胃降之功能,五诊四逆填精之法,升降协调仍然是炙升麻与硃茯神砂仁。可以说,本病人子宫癌并转移能治愈的主手段,就是协调人体升降功能,特别是四诊期间月经来临顺势排血块,乃是疾病恢复的转折点。 三、浅谈火神派之理法方药案(一)理火神派火神,刊行了《医理真传》,应该说此书的问世是中医火神派成立的标志!该书提出人身立命以元阴元阳为本,且阳主阴随,以阳为主导!其理论基础上溯《易经》《内经》,中传《伤寒》心典,下采李东垣、张景岳、陈修园等诸医家之精华,其医理造诣渐臻上乘,在医林独成一家,后世尊其为火神派!火神立论:“人身一团血肉之躯,全赖一团真气运于其中而立命”,“人之所以奉生而不死者,惟赖有此先天一点真气而。真气在一日,人即活一日,真气立刻亡,人亦立刻亡,故曰人活一口气,气即阳也,火也。又曰人非此火不生!”“子不知人之所以立命者在活一口气乎,气者阳也,阳行一寸,阴即行一寸,阳停一刻,阴即停一刻,可知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自然百病不作。阳气不足,稍有阻滞,百病丛生。”“气有余便是火,火旺者阴必亏。气不足便是寒,寒盛者阳必衰。”“万病总是在阴阳之中”辨证论治全在阴阳上打算,处方用药时时顾护阳气,扶助阳气,阳主阴从,天运乃成!提出“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的纯阳理论!……(二)法火神提出:人生立命以元阴元阳为本,且阳主阴随!辨证只分阴阳,阳虚病治当扶阳抑阴,阴虚病治当益阴以破阳!因实际临床工作中“阳虚之人十之八九,阴虚之人百不一二”,所以治法上多以“宁事温补,勿事寒凉”为原则,以扶阳,潜阳为主!当然真正的阴虚证,火神也主张滋阴不误!火神传人,在其理论基础之上更进一步指出“天下没有阴虚”(但有阴虚的临床表现),治之“病在阳者,用阳化阴,病在阴者,扶阳抑阴”,即:吾道一以贯之,曰扶阳气也!火神以阴阳立论,阳主阴随,辨证以阴阳为纲,治法更重扶阳,大家详阅其书,用心体会不难理解!传人更是提出的纯阳理论,扶阳之道!古人云: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医易同源。医道同源。所以大家要想对中医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必须多学习一下《周易》、《内经》等书。在这我想简单的说一句:古人认为天地万物乃浑圆一体之太极,分之为两仪(阴阳),三才,四向,五行,六和,七星,八卦,九宫等,实为一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医院校的教学模式目前是站在“三生万物”的层次去学习中医,而火神是在“一生二”的层次讲中医,传人更发挥充实火神医学,站在“道生一”的层次去传播中医!使“大道至简”,善莫大焉!“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实这也是个层面问题,你站在三的层面或者是万物的层面,与你站在二的层面,甚或一与道的层面来看问题,是完全不同的。站在三的层面万物的层面,事物是各式各样,五花八门各不相同,所以对治的方法也是千差万别,但若回一个层面,走到二上来,问题就变的简约了,变成了两个因素(阴阳)的对待关系。若再回到一个层面,走到一上来,那就更简约了。古人说:至道不繁。正是指此而言。但话又说回来,越是至简至约的东西越不容易把握,也越不容易使人生信。现在的中医能走到二的层面的层面的已经是很少了,而火神的心法似乎更深了一层,已经到了一的层面了。火神始终强调的阳气,实际上已经不是二层面上的阳,而是能够化生二的真阳。火神的处方来来去去,都用到的也就是那么三五味药,很多处方基本雷同,差别也就在一二味上,但是所治的疾病谱,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却是非常广泛的。其实这正是在一层面上处理问题的风范,这与在三层面上处理问题是截然不同的,一二味的差别如何把握,这也正是处一的艰难之处!……(三)方学过中医的都知道,方剂,中药的学习,对于我们进入中医的大门十分重要,必不可少。火神派火神,是一位十分重视经典的人,如其在《医理真传》自序中所说“《黄帝内经》、《周易》太极,仲景立方立法之旨。余沉潜于斯二十余载,始知人身阴阳合一之道,仲景立方垂法之美!”。细品其医书三种,可知:火神派常用方剂均源自《伤寒论》,甚或均源自回阳救逆第一方四逆汤!!!下面我们列举十余首火神派常用方剂供大家学习,借此进一步体会火神派组方用药特色!1.四逆汤方剂组成:制附片30~g(先煎)干姜45g炙甘草60g用药意解:此方乃火神派第一祖方,药虽三味,但因证加减,变化无穷,大家不可等闲视之,更不能敬之畏之不可用之!正如火神在《医法圆通卷四》所说“此方功用颇多,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数百种病,因病加减,其功用更为无穷。余每用此方,救好多人,人咸目余为姜附先生,不知余非专用姜,附者也,只因病当服此。难道余不会写几个参,地,归,芍,芩,连,栀,柏之方乎?只因世风日下,不究病(证)之阴阳,专究方药之平稳……,余非爱姜附,恶归地,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耳!学者苟能洞达阴阳之理,自然头头是道,又奚疑姜附之不可用哉!”不难看出,火神在临床上不仅仅只用四逆汤三味药,其已将仲景四逆汤扩展为“火神四逆法”,所谓“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数百种病,因病加减,其功用更为无穷”。火神以上论述言简意赅,寓意深刻,非据有丰富临床经验而又经百般困惑者或得真传者或悟性极高者,难以心领神会!所以后世著述者,对火神此论多有微词,估计是未入火神门墙!正如火神派弟子所说:“处方来来去去,用的也就是那么三五味药,很多处方基本雷同,差别也就在一二味上,但是所治的疾病谱,用现代眼光来看却是非常广泛的……一二味的差别如何把握,这也正是处一的艰难之处!后世著述者,对火神派第一方,多避而不谈或谈而不详,或详而不要,犹如隔靴挠痒,估计均未“得其要者”!在此引用火神对四逆汤的注解全文,以示同道!《医理真传卷二》曰:“按四逆汤一方,乃回阳之主方也。世多畏惧,由其不知仲景立方之意也。夫此方既列于寒入少阴,病见爪甲青黑,腹痛下利,大汗淋漓,身重畏寒,脉微欲绝,四肢逆冷之侯,全是一团阴气为病,此际若不以四逆回阳,一线之阳光,即有欲绝之势。仲景于此,专主回阳以祛阴,是的确不易之法。细思此方,既能回阳则凡世之一切阳虚阴盛为病者,皆可服也,何必定要见以上病情,而始放胆用之,未免不知几也。夫知几者,一见是阳虚证而即以此方在分量轻重上斟酌,预为防之,万不致酿成纯阴无阳之侯也。酿成纯阴无阳之侯,吾恐立方之意固善,而追之不及,反为庸庸者所怪也。怪者何?怪医生之误用姜附,而不知用姜附之不早也。仲景虽未一一指陈,凡属阳虚之人,亦当以此法投之,未为不可。所可奇者,姜附草三味,即能起死回生,实有令人难尽信者。余亦始怪之而终信之,信者何?信仲景之用姜附而有深义也。考古人云:“热不过附子”,可知附子是一团烈火也。凡人一身,全赖一团真火,真火欲绝,故病见纯阴。仲景深通造化之微,知附子之力能补先天欲绝之火种,用之以为君。又虑群阴阻塞,不能直入根蒂,故佐以干姜之辛温而散,以为前驱。荡尽阴邪迎阳归舍,火种复兴,而性命立复,故曰回阳。阳气既回,若无土覆之,光焰易熄,虽生不永,故继以甘草之甘,以缓其正气,缓者即伏之之意也。真火伏藏,命根永固,又得重生也。此方胡可忽视哉?近来世风日下,医者不求至理,病家专重人参。医生入门,一见此等纯阴无阳之侯,开口以人参回阳,病家却亦深信,全不思仲景为立法之祖,既能回阳,何为不重用之,既不用之,可知非回阳之品也。查人参,性甘微寒,主补五脏,五脏为阴,是补阴之品,非回阳之品也,明甚。千古混淆,实为可慨”!《医书阐释》中曰:“四逆汤不专为少阴立法,而上、中、下三部之法俱备。对于四逆汤能起死回生作用的重视,与善用之而活人无算,直可说是前无古人。”火神对四逆汤的运用已达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其将仲景四逆汤,拓展为火神四逆法,对后世功不可没!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后世著述者曾怀疑火神能用四逆汤治数百种病,且谓其言语偏执,认为此皆是后学未能站在火神的理论高度,去认识四逆汤,或者是根本未“得其要者”。有人说会早用广用重用附子,就掌握了火神派的要领,看来这种认识有些肤浅,其最多算是掌握了火神派心法的三分之一。你只有学会早用广用重用四逆汤,你才算入了火神门墙,领悟了火神派心法的二分之一!四逆汤(四逆法)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该怎么运用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非要找一个准绳的话,建议大家以仲景对四逆汤的论述为基础,以火神对四逆汤的论述为原则!详情大家可以参阅《伤寒论》《医理真传》《医法圆通》《扶阳讲记》等书。1、四逆汤中药物用量:方剂中的药物用量,素来都是不传之秘,这是中医界传统陋习。笔者就个人经验在此与大家交流一下,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方中制附片笔者常用30~90克,最小15克,最大克;干姜常用15~30克,最小10克,最大50克;炙甘草常用15~30克,最小6克,最大50克。临床中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加减运用。2、四逆汤的功用与主治:其功用可简单概括为扶阳补正,回阳救逆!主治范围比较广泛,如火神所云“此方功用颇多,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数百种病,因病加减,其功用更为无穷”!经验,此方适用于绝大多数内科杂病和皮肤科疾病!3、四逆汤的临床加减使用:分为两方面,一个是药物剂量的加减,一个是药味的加减。第一,对于方中药物剂量的加减如前所讲,不再赘述。第二,关于药味的加减,减最多一味,否则就谈不上四逆汤的变化了,加则三五味,甚至十余味,依证而定。临床使用四逆汤从不减味,只是在其剂量上加减,而后随证加味,多获良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baa.com/hlbcs/5986.html
- 上一篇文章: 梦幻西游五开实用任务套装,便宜又好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