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题:凤头、猪肚、豹尾

真题呈现

(年高考江苏卷)我们常常用古人所说的“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来谈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写作固然如此,仔细想想,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人生,又何尝不该这样呢??   

请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字的文章。?   

注意:①话题包括三个方面,也可以选取其中一个或两个方面展开。②自定立意。③自拟标题。④自选文体,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

生命的绝唱

当三闾大夫抱着石头与江水相拥,当西楚霸王自刎时的鲜血染红了整片夕阳,当普罗米修斯裸着身体被巨鹰啄食,当拉奥孔扭曲着身体仍想保卫自己的儿子,历史的悲风中发出阵阵悲鸣,但他们生命的结尾却那么响亮有力,数千年来仍叩击着人们的心灵,播放出永不低沉的生命绝唱!

我的目光停留在一本书的封面上,上面金黄色的向日葵正肆意地绽放,毫不吝惜地泼洒出一片金色的阳光与希望。那书的名字却令我赫然:《死亡日记》。生如夏花般绚烂;那,死呢?可以如此生机勃勃,让希望的枝叶依旧永不妥协、无拘无束地生长吗?又怎么不可以呢,陆幼青一片坦然。于是,我懂得生命的结尾并不总是蓑草疏离般落魄,至少可以如秋叶般寂静美丽。即使华美的叶片逐渐凋零,你依旧可以用飞翔的方式跳出属于自己的舞蹈,奏一曲生命的绝唱。

我的目光停留在一方银幕上。一个美国战士即将被纳粹处决,可他脸上的笑容依旧如冬日的阳光般能够照亮所有人黑暗的心房。他高高地竖起两个手指,做出“V”的姿势向人群示意希望与阳光仍在。刽子手残忍地将他的手指砍下来,可他伸直手臂,我的目光投向天空,一个大大的“V”字直插云霄,像极了飞翔的翅膀,承载着无尽的希望。于是,我明白了生命的结尾也可以如此动人:不出声响却令人震撼!

我的目光停留在历史的湖畔,流水潺潺,鹤汀凫渚。历史的风猎猎作响,我听到一句响亮的声音:“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个老人的声音又从远处隐隐约约地飘忽而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于是,我懂得了生命的绝唱应当如豹尾一般高亢有力,如帕瓦罗蒂的男高音般使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

因为,生命的结尾,并不意味着结束与终止。如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所言:“一个目标的实现是下一个目标的起点。”那么,一个豹尾的结束应当伴随着一个凤头的出现,不,应该是一群。一曲生命的绝唱叩人心扉,多少人会跟着发出惊雷般的怒喊,可就在这一片呐喊声中,我看到无数人正在成长,无数的梦想不再遥不可望,一条巨龙正冉冉升起,振翅欲飞,它背后的一个民族,正在加速。

如今有不少考生喜欢回到古代,请出历史名人。今年的高考作文中,项羽、司马迁、王昭君、岳飞、文天祥等等,不断登场亮相,几乎是一种画面,一种腔调,令人疲倦。看看此文吧!它也请出了不少历史名人,然而决非平面图示,而是点击要害,击石为火,共同燃起思想的火焰(见此文最后一小节)!这才是真正的古为今用,真正的为文。如今还有不少考生喜欢“华丽”,酷爱“铺陈”,结果弄得华而不实,脆而不坚。看看此文吧!它是华美的,但内有筋骨,血脉贯通;外扬气势,磅礴奔腾。这是一种华而质的内涵的文彩。望后来者好好体味一番。

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

我只是一介书生,所以难免卖点书呆子气。每每看《西游记》,总觉得既然孙大圣可以日行千里,为何不背着唐僧一步西天,也省得一路上千辛万苦,还有这妖那精的惦记着唐僧肉。

  如果一步西天,倒也爽快,只是师徒几人的关系恐怕也只能停留在“酒肉朋友”的层次上了。所谓“患难见真情”:八戒虽色,却处处念叨着师傅,偷了个西瓜还不忘分给师傅半个;沙僧虽傻,却任劳任怨,甘心做大伙儿的下手;悟空虽狂,可师傅有难,不也是不顾生死,降妖除魔吗?战场上结下的友情才是钢铁铸成的啊!倘若一切都太容易,那悟空充其量只是个开路的,沙僧充其量只是个脚夫,八戒逗逗大家开心而已,便是一个太无趣的故事了。

  如果一步西天,唐僧倒是可以省去一路的担惊受怕的搅扰,安心地吃斋念佛,朝发夕至,取回佛经。可所谓“出门长见识”,唐僧若只随徒儿们在云里雾里日行千里,又怎知这天底下人间的百态?敝人不才,未曾念过佛经,可也听说佛从人间来,人间酸甜苦辣尝尽,才换来“佛”超脱尘世的感悟,写入佛经,贻养后人。不经历千难万险,唐僧又怎能真正领悟这佛经的精深蕴意?阳光总在风雨后啊!

  真的可以一步西天,佛经取回,又怎么样呢?抑或,难道西天之行仅仅为了取回几本经书吗?

  没有遇上白骨精,没有进过盘丝洞,又怎知世间的险恶?没有住过高老庄,没有下过龙王庙,又怎知世间的冷暖?人性中的怯懦如何除去,人性中的恶性如何摆脱?至性如何养成,高僧如何修炼?倘没有这一路历尽艰难的感悟,又怎可获得?

  我们活在世上,总希望找这样的捷径,那样的捷径,叹为“一步登天”才是最大的财富。我们厌恶过程而只求所谓的结果,我们不管它是“猪肚”还是“蛇肚”,除了“豹尾”,我们什么也不要。所以今天我们还要防什么作弊,防什么替考,防什么徇私舞弊,防什么假冒伪劣。

  倘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条取经之路,以开放的心态迎接磨难,迎接考验;倘若每个人看到的不仅是鲜花掌声围绕的“豹尾”,更祈求一个丰富多彩的“猪肚”,那我们得到的又岂止是那几句赞美之词呢?

没有妖魔的取经之路,是一条南辕北辙的路。

文章从《西游记》切入,扣住文题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述。如果经历的是“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那么就不能“患难见真情”,不能“出门长见识”,更不能在“取回几本经书的同时获得人生真经。作者重过程中的“修炼”和感悟,提出每个人的心中都要有一条战妖斗魔的“取经之路”,把“猪肚”这一话题演绎得入木三分,且情趣横溢。结尾老针砭时弊,更显行文的机智洒脱。

豹子飞奔

在奥林匹克主体育场,无数的观众在静静地等待着,无数的闪光灯在静静地等待着,无数的解说员在静静地等待着,夜空中的月亮在静静地等待着,孙海平教练也在静静地等待着。   所有队员一起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刘翔那豹子般的眼神死盯着终点,用手拍打着自己的胸脯,又高高地扬起双手……预备——砰!   

刘翔像平原上疯狂的豹子,开始狂奔,一步,两步,三步,右腿向上抬到最高点,啪!用力下压,左脚用上全部的力量向下蹬地,右脚稳健地落在地上,第一个栏轻松过了……   

又是那凶狠的豹眼,盯住前方,咬紧了牙,似乎用尽所有的劲,开始第二个栏:一步,两步,三步,右腿抬到最高点,啪!用力下压,左脚用上……第二个栏也过了!   

此时所有的中国观众,都紧跟着刘翔;孙海平教练,左手握紧药瓶,右手按住心跳早已超过的胸膛,眼睛紧盯着刘翔。   

第三个栏开始,依旧是那凶猛的表情,一步,两步,三步……右脚稳健地落地,刘翔开始兴奋了,因为在他最弱的前三个栏,并未吃亏;孙海平平缓了……   

进入倒数第二个栏。依然是那双凶猛的豹眼,只不过眼神中流露出更多的自信。一步,两步,三步,右腿向上抬到最高点,啪!……又轻松地过了。刘翔开始发狂,孙海平又握紧了药瓶,全场的中国观众屏住了呼吸。身旁的“法国”被刘翔的气势锁住了,倒下了!开始进入最后一个栏,一步,两步,三步,右腿向上抬到了最高点,啪!用力下压,左脚用上全部的力量向下蹬地,右脚稳健地落在地上……主持人嘴里喊着刘翔,刘翔快到终点,他不再死盯着前方,而是充满自信地左右各瞥一眼,一个狮子甩头……无数的观众沸腾了,无数的闪光灯沸腾了,无数的解说员沸腾了,孙海平……   

完美的前三个栏,完美的后三个栏,过硬的栏上技术,充满自信的神情,将刘翔送上了世界之峰,豹子——飞奔!   

优雅的凤头有力的豹尾,刘翔的飞翔是那么完美。这是一个成功的速度,这是新时代需要的速度。漂亮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强劲的结尾是成功的另一半。豹子在加速!   中国在飞奔!   

此文记叙“瞬间”,颇能尺水兴波。作者聚焦赛场,又笼袖广阔的世界,能放能收,挥洒自如。不断重复的“一步,两步,三步……”如阵阵鼓点,强化了文章的节奏感。孙海平手中的药瓶和砰砰的心跳,也被引来助战,有张有弛。文末的“诗”句,突现了速度,突现了豹子雄风,为中国点睛,为世界点睛,十分有力。

以刘翔12秒91的瞬间跨越为题材演绎“凤头“豹尾”,本有一定的难度、但作者凭着精细入微的观察所得和尺水兴波的描写功夫,把话题的内涵表现得神采飞扬,激情四溢。四次出现的“啪”,五次出现的“一步,两步、三步”,渲染了赛场的紧张气氛,强化了文章的节奏感、正面描写“凶猛的豹眼”、侧面描写孙海平的药瓶和心跳,都能反复中见变化,足见作者谋篇之匠心,语言多短句,与“加速“飞奔”这一文旨谐和,结尾也是亮点,作者水到梁成地点出刘翔飞翔的时代意义,议论又止于话题,自然贴切,恰到好处

不看续集

文学如今是越来越不景气了。   

从卡西莫多对艾斯美拉达悲怆人心的爱情,到时下琼瑶笔下愈来愈滥的《还珠格格》Ⅰ、Ⅱ、Ⅲ、Ⅳ中男女主人公千篇一律地呼天抢地;从美国土地上那杆掀翻海明威的双筒猎枪和圣提亚哥手中那柄折断的鱼叉,到金庸古龙梁羽生还珠楼主那些似曾相识的江湖情愁;从古希腊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和喜剧大师阿里斯托芬,到张艺谋《英雄》、《十面埋伏》的哗众取宠……我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   这是文学的悲哀。   

的确,琼瑶初出道时的缠绵绯恻,委实凄婉动人;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委实大气磅礴,想象奇特,让人耳目一新;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也非浪得虚名。   

然而,为何精彩过后的不是经典,而是一堆堆的文化垃圾?为何凤头过后不是猪肚和豹尾,而是依样画葫芦地如法炮制出来的凤肚、凤尾?   

凤头固然美丽,然而凤肚凤尾也一定美吗?   

一部作品成功,然而多而滥的风格甚至是内容上的复制,也会成功吗?   

非也!   

文化快餐、文化垃圾的产生,这些作家难辞其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面对着第一部成功作品所带来的荣誉和金钱,他们迷失了方向;于是,粗制滥造出一部部风格类似的作品,甚至是苦思冥想出来的续集,拼命往家里扒拉人民币,全然不顾这是狗尾续貂。文学不是妓女,不是一时兴起可以随意玩弄的荡妇。它是庄严而神圣的。这一点,那些叼着“万宝路”,跷着二郎腿的作家未必明白;即使明白,也难免故意亵渎。从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不是书香,而是铜臭。   

续集的泛滥让人大倒胃口。那些拜金作家笔下的凤肚、凤尾,也同样让人提不起兴致。   琼瑶女士那固定的“好……耶”句式,已成为她每部作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标志性语句,让人一读浑身鸡皮疙瘩,也成为我排斥她的最主要因素。   

由此类推,其余作家的狗尾续貂之作,同样是让人恨得牙根发痒。那些冗长的带有几个续集的电视剧和电影,就更不用说啦……   

因此,我呼吁:聪明的读者,只看一个作者的第一部好作品;特别注意——不看续集!

这是一篇有感而发、颇有新见的文艺短评。作者率直立论,旗帜鲜明——对精心创作的成名作(“凤头”)热情肯定,对狗尾续貂式的“文化垃圾”(“凤肚凤尾”)则给予无情鞭挞。行文时既有“例”的剖析、“理”的阐述,更有情的介入,“浑身鸡皮疙瘩”“恨得牙根发痒”等语凸现作者的褒贬爱憎。作者没有停留在同一层面的表象罗列上,而是把解剖刀深入至原因和本质层面——授取荣誉和金钱的无所顾忌,从而显示出思想的锐利和语言的泼辣。我们不会也不必去推鼓结句的判断是否有以偏概全之嫌,因为我们已被作者个性化的一吐为快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所征服。

青春从40岁开始江苏考生

妈妈是个普通的工人,年过四十,已经有些发胖了,在我看来,她是贤妻良母型的女人。早上为我和爸爸准备早饭,中午洗衣服晒衣服,晚上吃完饭看完肥皂剧就上床睡觉。典型的除了工作、干家务、照顾我和爸,就是吃饭睡觉的家庭妇女形象。只是,一次假日呆在家里,才突然发现妈妈变了。

原以为花坛里只供杂草享受,却不料有了几株像模像样的花。“那是你妈种的。”爸爸的话又让我愣了愣。我随手丢下包便去扒饭吃。“你手洗了没?多大了还忘这件事!”“啊?”我放下筷子,眨着眼不知所措,要知道“洗手”的事只有我小学老师教过,我妈从没开口过。当然,我很顺从地洗了手。饭桌上的菜,有我喜欢的蒸鱼,而且在家里自然不用客气,所以我的筷子压根儿没离过它。“你只吃鱼,营养能均衡吗?蔬菜中维生素多,你得多吃!”我在心里拍案叫绝,两个专业术语被我妈用得恰到好处,为此我虽不乐意却也吃了不少菜。

一顿饭圆满收场,我打开电视机,正是黄金剧场,刚想开口喊我妈,却听到她的声音传来,“我和你爸去散步,你自己拿些水果吃吧——”天呐,散步,这不是年轻夫妇才会干的事吗?妈妈可是年过四十了。我狠捏自己一把,“哇”的一声证明我没听错。电视剧收场后,妈妈和爸爸空手回来,“散步为什么不买些东西?”我很好奇。按常理而言,他们出去总该会给我买些东西的,可这又是怎么了?“要买什么?吃的用的都还有,出去走走有助于消化。”妈妈的话说得我一句都答不上来,我只能看看老爸,现在也只能从他嘴上套出些什么了。于是,咬耳朵的话开始了。“你妈最近常和我出去,散完步回来就在公园前的场地上看他们跳舞,偶尔也学学。现在,她肥皂剧也戒掉了,老命令我看新闻,看到有用的东西就记下,说是学习……”我大声笑了出来,却被老妈听到,于是笑着问我:“父女俩的悄悄话结束了没?结束了就上楼,你得洗完澡再喝杯热牛奶,听见了没?”我笑着一一履行。

上楼的时候,我听见老妈在唱歌,而且是一首我会唱的歌,我跟着唱了起来,妈妈很惊讶,问我怎么也会唱,我笑道,“这不是应该我问你的话吗?”

枕着妈妈买的书睡觉时,我突然觉得,妈妈不再只围着我和爸爸转,而是开始在为自己打算,让自己充实。看来,本该是更年前期的妈妈,又悄悄回到了青年时代,能和我一起感受青春,再度花样年华了……

一篇好的作文,首先在于能否独到地观察生活,深刻地反映生活,给人以健康向上的精神享受。本文的作者,用她睿智的目光,   本文着重选取外婆的晚年生活形象来描写,突出外婆的“结尾”人生。虽然算不得“豹尾”(当然,每个人的经历也并非都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极力渲染“那颗不肯死去的母亲的心”的形象主体,结构题材安排上更显得独具匠心。作者截取外婆平常生活的几个小片段,把外婆的“病状”通过几个传神的细节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特别是外婆自作聪明“偷菜”给自己女儿吃的细小情节,读来令人鼻酸。虽然是一个“病态”的行为,但是,这个动作从独特的视觉定格了“可怜天下父母心”,母爱伟大!这是另类歌颂人情、亲情的一曲赞歌。全文情真意切,细腻感人。

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江苏考生

18年前的仲夏夜,我带着嘹亮的哭声来了。您说,这是个吉祥的开头。

在您的牵手中,我蹒跚学步;在您的教导中,我呀呀学语;在您的期盼中,我迈入学堂;在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我逐步成长……

感谢您给了我生命,即使降生在贫困的家庭。妈妈,我怎能忘记上次我从学校回家,低低地和您说:“妈,好多年没吃西瓜了,我想吃西瓜……”我惴惴地看着你。您无言,叹了声气,走进灶房。我多恨自己提出这个无理的要求啊,父亲去世的早,仅靠您单薄的身体守着父亲留下的二亩薄田。这一刻,我真的恨自己残忍,怎能再给母亲施压呢?

可是第二天,起床的时候看到您赶集回来,肩上背着个小西瓜,篮子里还有些刚下地的青绿的菜。妈妈走进灶房操劳着一天的饭菜,我忽然有想哭的冲动。过了一会儿,您叫我吃饭,坐在那张简陋的八仙桌旁,我明显地看到菜比以前要丰富好多,还有让我垂涎的红红的西瓜。妈说:“娃要高考,给你加些菜,快吃吧。”

我胡乱地吃了一些饭菜,伸手拿起一块西瓜,幸福地吃了起来。我说:“妈,您也吃啊。”您说:“我从小就不喜欢吃这个,吃了肚子受不了。你快吃吧。”我便心安理得地吃光了所有的西瓜。

我回房间整理回学校要带的东西,妈妈收拾了碗筷。后来,忽然想到告诉妈妈要体检了,于是就去灶房找她。可是,我分明看到,母亲正背对着我,啃我吃剩的西瓜皮……那一刻,我不晓得该和母亲说些什么!庆幸妈妈没有回头,我冲回房中,捂着被子哭了好久。

妈妈,把她能给我的都给了我,我唯有学业可以回报。可是考前最后一次重要的模拟考试,我却考得很糟糕。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家,远远地发现,昏黄的残阳中,母亲佝偻着背在村口望着我归来的路。那一刻,我有向后走的冲动,可我终究不能。

和母亲一起回家的路上,我心疼着,该怎样告诉母亲我的失败呢?到家的时候,我头低着告诉母亲我考砸了。母亲,望了我好久,然后用她枯槁的双手,轻轻搂起我,抱了一下:“下次你会考好的……”

有这样的母亲,即使穷又怎么样?她疼我,爱我,相信我,给我一个充满爱的充实的成长过程,母亲给我的已经太多……

今天,我坐在考场上。我知道一定会有一个好结果。我会一直努力。最后,要告诉母亲: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

  “情者文之经”。要写出好文章,必须具有良好的情志。本文用饱蘸深情的笔墨,写自己“凤头”人生备受母亲的翼护而幸福成长的经历。的确,一个人的成长要靠亲情的关爱来充实人生。作者仔细观察生活,尤其是“母亲正背对着我,啃我吃剩的西瓜皮”这个细节描写,动人心弦;当“我”因为一次考试失败而沮丧气馁时,母亲却“轻轻搂起我,抱了一下”,并且鼓励“我”,“下次你会考好的……”,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议论:是母爱“给我一个充满爱的充实的成长过程,母亲给我的已经太多……”可见,全文字字含情,句句写情;事事传情,结尾抒情。“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既是照应扣题,又是全文抒情点睛之笔。语言质朴,感情真挚。

夸父追日江苏考生

我是夸父。我在追赶太阳。

小的时候就听长老们说过,太阳,天帝的儿子,这个伟大的神灵,是无人能赶上的。

我不是平庸的人,我生来力大无穷,单手拔起一棵树是我幼时的玩法。太阳,我要打破你的神话。我要追上你。

于是,我告别家乡,踏上向东的路途。

我身强力壮,向日而行。风在耳边呼啸而过,似在鼓舞我:加油,继续奔跑吧!我也知道,我一定能行!

风餐露宿,野果充饥。我偶尔停下补充能量,却从不停息。

追赶,追赶……我信心百倍,日夜兼程。

白天,太阳升起,他发出刺眼的强光向我挑衅,我平静如水,埋头直追;夜晚,桂花浮月,夜凉如洗,我仍不停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寻找光明。

然而有一天我迷了路。太阳在头顶高悬,似乎遥不可及。我该往哪个方向?哪里才是我的路?

我来到一间小屋前,轻轻叩响那扇木门。

一个老者出门迎接,银发如丝。我低着头向他问路,他微微一笑,颤巍巍地挪开双脚,指了指满是杂草的土地。路在脚下。

路在脚下!世上本没有路,只有一个人的信念。守住了信念,就守住了人生之路。

我顿悟。谢过老者,匆匆上路。

经过无数个日升日落,我已疲惫不堪,但我心中有那条路,我会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追赶太阳。

我不再日夜奔跑,夜晚我需要休息来恢复体力。

大地为枕,夜幕为被。我望着满天繁星却闭不上眼睛,我怕一觉醒来,太阳已经无影无踪,遥不可及。

启明星为我加油,风儿给我凉爽,小鸟为我歌唱。

长江、黄河已不能满足我焦渴的喉咙,但我仍坚持追赶,追赶……

我从不回头,也不能回头。我担心自己一回头就再也没有继续追赶太阳的勇气和决心。家乡的袅袅炊烟我决定不再怀念,父母的亲昵呼唤我也不再思念。

我知道,我的时间已不多。在剩下的日子里,我只能全力以赴,奋力朝东追赶,生命不息,追赶不止。

追赶,追赶……

我的心跳逐渐变慢,我的呼吸微弱无力,我感到自己也不能控制自己,生命值火即将熄灭。

我轻轻倒在地上,山川为之一颤。而太阳,仍在空中发出炫目的光芒。

太阳啊,谢谢你。我闭上双眼,突然明白:我追赶的其实是心中的太阳。生命中的幸福,就在我追赶的过程中,我的生命,充实丰富。

追赶,就是生命的体现。   

本文主题鲜明突出,故事线索单纯清晰。作者采用“故事新编”的文学创作笔法,着重描写“夸父追日”的行动过程和内心活动,表现了夸父为追赶太阳坚守信念、一往无前的精神,歌颂了“我”为追赶“心中的太阳”而不断充实自己的生命历程的主题,给读者以生命价值的启迪——“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生命不息,追求不已。这就是所谓的“猪肚”人生吧。本文语言精练,叙事简洁。用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写,既增加了真实感,又自然亲切,尤其便于刻画“我”内心的波澜,使全文跌宕起伏。

厚重的心江苏考生

在常州跑生计的小叔昨晚打来电话,说那边阴雨又连着阴雨,没做几桩生意。说明天侄女你就要高考了,咱不紧张;敦实着考,你的成绩叔不担心,只是作文别玩洋,什么新概念式的别写,高考不是玩儿……我听着听着就哭了,感动这东西,亲人的一句暖话,身上就跟过电似的。是了,叔,我知道,人一充实,就稳当。

叔本不是个一心养家的人。年轻那会子,也追求光鲜衣服什么的,在社会上磨合了几年后,开始埋头干活,讲究实在。乡下人会养猪,知道猪肚子那块肥实,油料。

我们都在扎扎实实地数日子过。叔开着他的车,我准备着我的高考。

我有。“红牛”缩了回去。我这瓶怎么样,要不,来一口?是“丫丫”的罐装露露。我浅笑,拿出自己的水瓶,对她摇摇。透明的塑料瓶里是沉淀了一层水垢的开水,经我一摇,都兴奋起来,四处游曳,恰似我们奋争了十二年的心,今天都不失时机地亢奋起来。

两个星期前奶奶就来陪我,给我做饭,为了我的高考。每天是清淡的豆腐青菜汤,面条荷包蛋。奶奶说,高考不考肚子里的油水,考脑袋里的墨水。还有,秀才不怕蓝衫破……我懂奶奶,肚满肠肥,衣着时尚,而不会背唐诗,不会做算术题的人,是最不应该的。

正如猪肚,厚厚重重,却是实在的,有料。

奶奶给我灌了一满瓶开水,递给我,笑了,奶信你。呶,好好的。

这是今天早晨赶赴考点前发生的。现在我在考场里,离终场结束还有十分多钟。我的作文题目没有起,而且没有写到规定字数。

但奶奶的笑在不远的家里,奶奶的孙女肚子里有油水,脑袋瓜子里更有墨水。我在微微的亢奋中将胸腔里的话一一理顺,形成汉字从笔尖流泻出来,正如从心间汨汨而出的感情的溪水。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束纯净的火焰,依靠内心看不见的太阳而生存。厚实地去生活,扎实地努力,总会换得太阳的如花笑靥。

本文是一篇生活气息很浓的记叙文,笔墨经济,质朴感人。作者的智慧在于,他避开了写“凤头、猪肚、豹尾”人生的全过程,而是吃透了写作提示中“也可以选取其中一个或两个方面展开”的要旨。因此,只选择了写自家人的这一种亲情温馨,歌颂亲情、人性之美。文章采用横切面的手法,以小叔打电话给“我”为开头,由于“切入角”选得好,所以,进入故事的叙述迅速,避免了冗长的“自报家门”式的交代。语言平实生动,符合人物身份。例如,小叔在电话里嘱咐“我”的话语:“敦实着考,你的成绩叔不担心,只是作文别玩洋……”等,体现出一个新式农民的时尚语言色彩;另外,奶奶的话语“高考不考肚子里的油水,考脑袋里的墨水”,这些话语,质朴中透出哲理,平常里见出幽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baa.com/hlbcs/11445.html